第479章 富有的東方(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個明顯富態些計程車子眼疾手快的搶過那本《東遊記》,翻看序言便大聲朗讀起來——
【歷選皇猷,遐觀帝錄,庖犧出震之初,軒轅垂衣之始,所以司牧黎元,所以疆畫分野。暨乎唐堯之受天運,光格四表;虞舜之納地圖,德流九土。自茲已降,空傳書事之冊;逖聽前修,徒聞記言之史。】
“好氣勢,此必為大儒之作!”
僅僅是看了序言的第一段就讓這些士子忍不住激動起來。
其中包含的自信大氣一掃魏晉以來的小家子氣,著實讓這些正要擁抱新時代的年輕人心潮澎湃。
這些士子不知道的是。
這段序言正是出自《大唐西域記》的原文。
玄奘西行時候的大唐,正是文明的燈塔,世界的中心,乃是華夏文明最為自信巔峰的時候。那股若有若無的驕傲與自信,對任何心懷遠志的年輕人來說,都是致命的毒藥。
序章的大氣磅礴為《東遊記》後面的內容開了一個良好的頭。
其實書中主要描寫的,也只是這書的作者在東海的種種經歷。
可問題是……
這書裡面講的,
咋就那麼吸引人呢?
這書上不但詳細介紹了劉宋東面的各個國家,各類人種。最關鍵的,從書上的內容來看,這東方,儼然是一個巨大的寶藏!
書中說,東海中有著數不清的魚類,隨便網一網便能讓家裡的人過上富足的生活。
甚至有一種巨鯤,體長數丈!只要捕撈到就足夠一郡百姓的口糧。
除了量大,書中還詳細介紹了那些海鮮的做法,將那柔嫩鮮美的口感描述的淋漓盡致!
“這書的作者,必然是個老饕!”
如果說,這書的前半段描寫的“衣食無憂”對這些世家公子們沒有半點誘惑,後面的內容卻讓他們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小書亭
只見書中明確寫著“東海有倭國,乘大船航行半月即可抵達。”
“倭國者,古倭奴國也。”
“依山島而居,東西五月行,南北三月行,世與中國通。其國,居無城郭,以木為柵,以草為屋。四面小島五十餘國,皆附屬焉。”
“貴人戴金帽,百姓皆椎髻,無冠帶。婦人皆衣純色裙,長腰襦,束髮於後,佩銀花,長八寸,左右各數枝……”
一個偏僻小國。
居然是人人穿金戴銀!
書上的這個內容要是在其他時候,大機率引不起這些人的關注,充其量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一笑而過。
但現在。
聯想到今天碼頭上的事。
還有杜驥之子杜仲文親自趕來洛陽。
這都讓大家對事情的真相有了各自的猜測。
“再給大家一個訊息。”
杜仲文很“大方”的將眾人湊在一起,悄聲向他們傳遞著絕對的“機密”。
“宮中有傳言,天子已經是打算派剛剛完成海運的到彥之將軍去那倭國考察一番了。”
“那倭國距離中原其實並不算遠。你們也看到這書中記載的內容了,航程不過半個月罷了。”
“也就是說這路程來回也就一個月啊!然後卻能從倭國那裡得到海量的財富……這買賣,怕是天子都眼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