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沈慶之(第2/2頁)
章節報錯
等這道旨意傳到河北少數也得十天以後了,劉義真身在雲中亦是想幫河北的眾將減輕壓力。
“拓跋燾應該還不知道赫連勃勃敗亡的訊息,遣一支騎兵去平城方向繞一圈,讓他趕緊乖乖縮回北方不要亂動。”
拿下河套的宋軍無疑是又多了一個攻擊選擇,而且還是直插北魏心臟的選擇。
只要劉宋能組建出一支強大的騎兵,再配合晉陽、河北的步卒向平城發動攻擊,那拓跋燾便是三頭六臂也難以抵抗,所以劉義真不信拓跋燾不慌。
又在雲中待了一個月,北魏方向也終於是傳出訊息。
拓跋燾退兵了。
他不敢不退。
在河北方向,有了沈慶之輔佐的朱超石如虎添翼,已經是逐漸穩住了北方的局勢。
晉陽方面,王仲德也在發起佯攻,甚至好幾次都打出了真火,讓對面的北魏守軍心驚膽戰。
不過真正讓拓跋燾下定決心退兵的還是位於雲中的劉義真本部兵馬。
雖說這支宋軍和胡夏打了將近一年,人疲馬乏,看上去不太像會繼續出兵的樣子。
但如果劉義真突然決定一戰平天下從雲中和晉陽兩路出兵,在拓跋燾不在的情況下,北魏國都平城能堅持多久還真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好在劉義真也沒想這個時候冒險出關和拓跋燾決戰。
能靠著國力溫水煮青蛙的把北魏擊敗,沒道理要在冬天冒著風雪出關去和北魏拼命。
看到拓跋燾退兵,劉義真知道自己也該退兵了。
這一仗打了一年,劉宋和自己確實已經累了,是時候回關中好好休息休息。
但一些佈置還是要做的。
趙倫之的離世給劉義真敲響了警鐘,於是他便將鎮守晉陽的王仲德給召了回來,轉而讓裴方明帶著安頡去接替王仲德。
現在劉宋的年輕將領多如牛毛,不說正是職業生涯巔峰的王朱檀三人,便是其他如垣護之、裴方明還有剛剛冒出來的沈慶之這樣的青壯將領都在排隊等著建功立業。像毛德祖、王仲德這些上了歲數的老人已經沒必要在前線發光發熱,倒不如去後方訓練士卒,同時整頓世家風氣來的更有價值。
順便的……
劉義真如今也算是徹底將軍隊都換成了自己人。
王仲德、朱齡石、檀道濟這些人畢竟是劉裕帶出來的,兩面雖然沒有太多的矛盾,但其和劉義真本人終究是隔著一層。
如今隴右方向的傅弘之,雲中的蕭承之、晉陽的裴方明,還有河北的朱超石、沈慶之要麼是跟著劉義真發跡的,要麼和劉義真有宗親關係,關係自然更為親近。
在猶豫一陣後,劉義真又將柳元景、宗愨和薛安都三人全都扔到了隴右。
關中如今沒了正面的軍事威脅,以後除了大規模戰役,中央軍都不會再出動。這幾個名將種子別被安逸給養廢了,還是丟到危機四伏的隴右讓人更放心些。
完全安排佈置好隴右河套晉陽河北這一冗長的北方防線後,時間也是來到了大業六年春。
東去春歸,劉義真在外面已經是漂泊了一年多,說句心裡話……他也想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