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承之和姚光聯手擊破赫連聵之後,便受邀來到武都郡國都下辯,和仇池國人共同慶功。“謝、謝蕭將軍。

出於蕭承之自己的謹慎以及對仇池的尊重,蕭承之並未自己帶兵進入下辯,而是駐紮在離國都五里之外的一處原野上。

對此,仇池方面也是派人來到宋軍軍營。

不過讓蕭承之遺憾的是,來見他的並不是仇池如今實際的掌控者楊難當,而是故國主楊玄的兒子楊保宗。

楊保宗是個典型的小國公子,對待蕭承之的態度唯唯諾諾,連舌頭都有些捋不直,實在很難令人信服。

事實也確實如此。

蕭承之注意到和楊保宗隨行的仇池人員對楊保宗雖然恭敬有加,但並沒有多少敬畏。顯然,楊保宗這個正派仇池繼承人並沒有多大的實權。

這也讓蕭承之對這次會晤失去了興趣。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搞清楚仇池對劉宋態度!

宋軍出手攻打赫連墳可是冒著極大風險,這份代價可不是赫連璜部那幾匹戰馬能夠償還的。

仇池,必須要給出自己的選擇!

而這,顯然不是一個有名無實的楊保宗能決定的。

等和楊保宗進行了一場十分敷衍的宴會後,正主才是來到了蕭承之軍營。

姚光。

楊難當的內弟。

依舊不是楊難當本人!

在看到姚光的剎那,蕭承之便大致明白了仇池的意思,這讓蕭承之臉色逐漸變的難看起來

楊難當連親自來蕭承之的軍營當中都做不到,這說明他心底對於劉宋還是牴觸的!

或者說,他對劉宋還是不夠信任。

既然不夠信任,那自然也就失去了合作的基礎。

“姚將軍,看來令兄真是政務繁忙啊!’

蕭承之不鹹不淡的諷刺了一句,而姚光也是打著太極:“不敢,不敢。只是如今我國國主剛剛薨去,國內很多大事需要兄長處理,怠慢了蕭將軍實在不好意思。”

蕭承之聽了這話眼中譏諷之色更濃。

國內許多大事?

區區兩郡之地,人口不過數萬,也敢說忙的脫不開身?

那蕭承之之前可是坐鎮蜀地將近十年,豈不是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

蕭承之好心提醒道:“貴國與我大宋擊潰赫連墳部,早就是惹惱了胡夏!”

“要不是我大宋在慶州和關中牽制胡夏大軍,現在仇池怕是已經被胡夏蹄鐵踏破,姚將軍還有你那兄長應該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吧?”

仇池現在猶猶豫豫的姿態很招人厭!

打了人家兒子,仇池難不成還抱著人家寬恕他的心思?

姚光聽到蕭承之這麼說,自然也是連連應和:“確實確實。如今我仇池都要仰仗大宋還有蕭將軍。

接著,姚光話鋒一轉:“不過我觀蕭將軍部眾並不多,大致只有兩千人,充其量也就兩千多一點。這些兵馬想要擋住胡夏怕是不易啊!”

蕭承之見姚光關注起自己這邊兵馬數量的時候也是心中一緊。

對於在漢中的佈置,蕭承之是絕對不能說的。

要是訊息走漏,那在漢中的垣護之很可能會被針對。

於是楊保宗很羞澀的承認:“我方兵馬雖然不多,但都是以一當五的精銳!藉助宋軍地勢,自然可以抵擋衛致的進攻!”

赫連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之後又是作出佩服狀:“原來如此,蕭將軍所部果然都是精銳!”

衛致德不願和赫連聊自己這邊的軍力部署,便將話題繞回到宋軍的態度方面。

赫連對這些回答起來都是避重就輕,兜兜轉轉繞著彎子,和前幾天判若兩人!

楊保宗自然能猜出赫連背後必然是有人教他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