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靈運一去好多年,但士林中還是一直流傳著他的傳說。

不論如何,謝家嫡系、謝玄孫子的身份以及謝靈運自己的才華都讓他一出現就成為全長安最靚的崽,甚至一度將狀元巢尚之風頭都給壓下去不少。

回到長安謝靈運也“隨手”、“不經意”間將手中詩稿給傳了出去,再次引來了士林間的一陣譁然。

謝靈運之前的山水詩也很好,但是仔細看來卻是有幾分小家子氣,細讀後還能感受到謝靈運隱藏在灑脫之後的那點糾結。

但現在的這些詩篇,在經歷了用腳步丈量天地後卻是變得格外超脫,就彷佛是跳出雲頭的一隻仙鶴,在世人看不見的雲頓偏偏起舞。

本來世間文壇首推“謝陶顏”三人。

如今陶淵明退出文壇,沉迷長公主和種地無法自拔。

顏延之在“東林書院”被打擊後變得渾渾噩噩,日益消沉。

唯有謝靈運不退反進,在經歷了幾年的打磨後,重新走上新的高度。

“謝靈運,自可為“詩魁”!”

至於為什麼不是文魁……

誰能超越宮裡不顯山露水的那位?一篇《彭澤遊記》讓劉義真幾乎是達成了“孤篇壓魏晉”的程度,比不了比不。

謝靈運在眾人的吹捧下開開心心的又喝了幾天酒,這才慢悠悠的來到皇宮當中求見天子。

兩儀殿。

劉義真看著風采不減當年的謝靈運,也是有些感慨。

要不說旅遊能讓人年輕呢。

現在的謝靈運,除了臉上稍稍增添了幾條皺紋外,精神頭和與劉義真初次見面時幾乎是沒有差別。

反觀謝靈運在見到劉義真時卻是嚇了一跳。

和初次相見時不同,如今的劉義真氣度完全不能和在建康時相比,口含天憲,令人生畏。

“走,和朕出去走走。這兩儀殿裡夏天燥熱的很。”

位於長安城最北方的皇宮因為地勢處於低窪的問題,環境一直有些潮熱。

歷史上,唐高宗李治就是不堪忍受這裡潮熱的環境,得了“風痺”。這才在長安城東北角修建了大明宮,作為唐王朝未來的政治中心。

劉義真在修繕這裡的時候特意標明瞭要加深了地基,使太極宮擺脫了最低窪的位置,免除了潮溼,但終究還是比別的地方要熱一些。

帶著謝靈運,劉義真出宮來到了東北角的皇家園林,也就是歷史上唐大明宮的位置。

這裡西面便是錦衣衛的駐地,北面圍繞著天子六軍和羽林軍,論安全其實不比皇宮差,劉義真也喜歡沒事就過來轉悠幾圈。

和謝靈運同行,劉義真也在聽他一路上的趣事。

荊州、蜀地、山東……

這些地方劉義真都沒去過,不是不願意去,是沒法子去。

現在承平日久,劉義真要是去那種地方只有一種可能——那裡叛變了!而且事態十分嚴重,連王鎮惡、朱齡石這種人都被錘翻,逼的劉義真不得不親自御駕親征……

那種場面,那種風景,劉義真還是不願意去看的。在這聽聽謝靈運吹吹牛,過過耳癮也不錯。

《吞噬星空之簽到成神》

“陛下,那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陛下,那青城之美,秀麗冠絕天下!”

“陛下,那峨眉山的猴子,真的很煩……”

“……”

說著說著,謝靈運還將自己的一些詩篇給劉義真看看,劉義真看完後也時有種輕鬆的感覺。

品詩如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