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些府軍自然不可能如同長寧、永安兩大府軍一樣保持幾萬人的恐怖規模,

大都是五百到八百人為一府。

中央軍隨著這些老兵的離去,自然要及時補充。

以往在建康施行的內外軍制在長安顯然已是水土不服。

最終在劉義真的拍板下,中央軍被改革為仿照漢朝的南北二軍。

北軍,即為天子六軍。

劉義真保持了永安府軍的建制和軍號,又抽調原中央軍和長寧府軍組建出左右永安軍、左右龍驤軍和左右虎賁軍。

六軍每軍保持建制一萬人,拱衛關中安全。

南軍則是京師宿衛軍三衛,以及太子三府三衛。

這部分軍隊主要是為了拱衛長安的安全,平日裡的任務多是巡邏輔捕。

除此之外,便是在長安北郊的錦衣衛。

南北二軍和錦衣衛,就如一張牢牢的大網,將關中籠罩的嚴嚴實實。

就這,作為皇帝這種沒有半點安全感的生物,劉義真還是覺得不夠。

他決定從以前中央軍中再挑選一萬人組建一支直接聽命於天子的禁軍。

這一萬人將是拱衛天子的底牌,所選之人必須家世清白。

剛好那些被遣散到地方老卒的孩子都已步入成年,還有什麼能比軍人世家更忠誠的苗子呢?

這支部隊從被集結開始,劉義真便沒想著要交給別人。

它的主人,只能是天子。

甚至就連這支禁軍的名字,劉義真都起的格外有私心一一羽林軍。

“為國羽翼,如林之盛“。

自漢武帝創立這支天子禁軍開始,這支軍隊就打上了天子親軍的標籤。

劉義真將這支軍隊直接交給範道基統領,並將玄武門的一側選擇為其駐地,和錦衣衛互為特角拱衛皇宮。

一萬羽林軍當中,又分為左右二營,各自五千人。

按劉義真的計劃,這五千人將分別為步卒和騎兵,相互合作。

騎兵急不來,劉義真讓傅弘之從他那寶貝似的馬場中抽出一萬匹戰馬送往長安,

供羽林騎兵慢慢訓練使用。

但是步卒卻可以快速形成戰鬥力!

劉義真找來軍器監的長官,將一張草圖交給他。

只見草圖上畫著一柄形似斬馬刀武器。

不同的是它的刀柄更長,已是趕上尋常槍桿的長度。

而它的刀刃也更加寬大,僅看圖紙便能想象到其鑄成後的凜冽寒光,讓人止不住後背一涼。

“如今長安已有藉助水力鍛打鋼鐵的技術,所鍊鋼鐵比之以往要堅韌的多。製造這種兵器,想必不難吧?”

軍器監長官端詳了圖紙許久,最終用力的點點頭。

“這武器雖然製作方法繁瑣,但借用陛下在長安發明的水力鍛錘之法,其實並不困難。”

他看那兵器越看越喜愛,向劉義真問起這刀的名字。

“陌刀。”

劉義真的眼神同樣充滿了對其的嚮往。“能對抗騎兵的陌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