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浩猜的沒錯,劉義真最討厭別人威脅。

這和上一世的經歷有關。

還好這一世因為地位在那,沒幾個人敢來威脅劉義真。

崔浩,成了第一個觸黴頭的人。

“大宋天子誤會……”

此話一出,便是露怯。

崔浩本想抱著一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態度來逼劉義真,不成想劉義真乾脆也將鞋脫了果奔。

“我朝陛下是誠心希望能與大宋達成和議。”

現在崔浩為了平息劉義真的憤怒,不得不將自己的腦袋伸出來讓劉義真砍。

“這就對了。明明是戰敗者, 卻趾高氣昂的來到朕面前撒野。”

經過兩次低頭,崔浩剛來時的氣焰已經被打壓的一乾二淨。

這無關個人能力,就是兩國實力之間的體現。

劉義真欣賞崔浩的才華,可不意味著要慣著崔浩。

該當孫子,就好好的當孫子。

“朕今日乏了,送魏使下去休息。”

不給崔浩繼續發揮的時間,劉義真直接把崔浩趕了出去。

崔浩的態度讓他很不滿意,希望他能下去好好反省。

而且劉義真也還要與自己臣子商議。

“北魏居然與柔然聯手了,諸位以為這是真是假?”

北魏、胡夏、柔然, 這就是當世排名第二、三、四的國家。

一對一單挑劉義真絲毫不慫。

一對二有些緊巴,卻不是不能妥善應對。

一對三……

也不是打不過,但很可能會陷入焦灼。

對待一個幾乎被打殘的北魏,劉義真有信心在年底就把它徹底弄死。

但要是加上柔然,那就不知道要打多久了。

謝晦等人研究了半天也沒研究出個結果。

主要是柔然和劉宋隔著北魏和胡夏,兩方交流實在有些艱難。

叱幹阿利和吳提早就返回本國,劉宋對柔然國內的情況一無所知,想要預測其行動著實不易。

“不可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