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浩看著謝晦,見其容貌俊秀、氣度不凡,這麼年輕就做到了中樞的位置,心中大致有了幾分猜測:

“久聞陳郡謝氏出了兩名才華橫溢的俊傑,一名是風流不羈的謝靈運,一名是才略明練的謝宣明。閣下既然隨軍出征,想必便是謝宣明謝晦了。”

謝晦見崔浩只是推測就猜出自己的身份也是心中一緊,知道對方確實有幾分本事。

而且崔浩對宋軍文武這麼熟悉,看來也是做足了功課。

“正是。崔浩,你還未回答我的問題。”

崔浩笑而不語。

“謝侍中既然出自陳郡謝氏,自然就知道當年衣冠南渡之事。”

“當時有的人倉皇南逃,有的人卻是留守故土。現在這麼南逃的人能理直氣壯的來職責留守故土的人呢?”

這一波地圖炮開的太廣,不光是謝晦,連王弘這個養氣功夫極深的琅琊王氏話事人都冷哼一聲。

現在崔浩言語之意卻是在嘲諷衣冠南渡的世家,放棄祖宗之地。

謝晦自然也不會這麼一句詭辯給打倒,他反手來了招釜底抽薪:

“當年衣冠南渡,實乃晉室南移之故。如今天子北伐,我等已重回故土,你清河崔氏怎麼還在侍奉夷狄之君?”

謝晦也很機智。

什麼叫南逃?

那是我們這些世家對晉室不離不棄!只是當時的晉室太菜,我們只能龜縮在南方。

現在劉宋浴火重生,天命迴歸,我們自然也就回來了。反倒是你崔浩,還在垂死掙扎,在北魏那鍋爛粥裡攪和。

崔浩被謝晦的話氣到了。

好傢伙,這晉室還真就是人人喊打唄?

現在晉室一倒,什麼鍋都讓晉室背上了。

雖然背的也沒什麼毛病……

崔浩輕咳了幾下,你既然拿晉室出來背鍋,那我也不客氣了。

“當年前趙劉淵繼承漢統匡扶漢室,天命早已歸漢,不在晉室。”

“之後前趙天命傳前秦,前秦天命傳我大魏,我大魏才是天命所歸,何來夷狄之說?”

這又涉及到正統之爭。

反正在崔浩眼中,別管人家劉淵是不是匈奴人,人家就是接替劉禪這一脈的意志在光復漢室,後來的各種胡人政權其實都是在繼承漢的天命,什麼西晉東晉,我們壓根不承認!

到這已經是有點無賴了。

但不無賴,北魏的正統性壓根站不住腳。

還不等謝晦繼續反擊,劉義真終於是下場加入戰局。

而且一上場就是絕殺。

“崔浩,既然你說北魏是繼承了漢統,那朕問你,拓跋珪是怎麼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