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僧人不用勞作、不用交稅、大量有錢人的錢流入寺廟,讓國家根本收不到賦稅。在大量的人躲進寺廟修行後,導致國家在戰爭時也沒有兵源。

更可惡的是大量百姓出家後直接導致了人口出生率下降。

在古代農耕文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人口數量下降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亡國滅種!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三武一宗你真的覺得他們是吃飽了沒事幹?只是看胖禿驢不順眼?

如果不是他們,那死的就是他們的國家與人民。

對這種愚民、耗財,劉義真實在提不起什麼興趣去信仰它。

如今見關中還有佛教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搞事情,劉義真的怒火可想而知。

“拿我兵符去調兩千士卒過來!”

根本不想玩文的,劉義真打算直接從物理上消滅對方。

杜驥見劉義真直接調動大軍,知道是劉義真動了肝火,不敢再說話。

很快,一支大軍從長安軍營開拔,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領軍的將領是從蒲阪借過來的裴方明。

因為他在關中並無職務,聽到是劉義真調兵就火急火燎的前來湊熱鬧。

“桂陽公何事?怎麼要在無戰事的時候呼叫兵馬?”

裴方明和劉義真跑了一圈胡夏,和劉義真也親近許多。哪怕看出劉義真是心懷怒火,也敢上來詢問。

劉義真自然不會遷怒於別人,而是問起裴方明:“你們河東裴氏信不信佛教?”

裴方明想了想。

“族內確實有一些族人閒來無事會研究研究佛教經文典籍,但若說信奉佛教那就不可能了。不然族老們會弄死他。”

劉義真點頭。

也是。

河東一直是是兵家必爭之地,在這裡的世家可不像南方的那幫宅男一樣無憂無慮,反而是充滿了憂患意識。

不然裴方明這麼年輕也不可能會當武將,要知道南方的世家可一向是奔著“清貴”官位而去,對手握實權的位置反而不怎麼上心,不然劉裕也沒那麼容易營造“寒人掌機要”這種局面。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啊。”

要是南方世家也和河東裴氏這般充滿了危機意識就好了。

見裴方明屁股不在佛教那邊,劉義真便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告知了裴方明。

裴方明聽完後皺起眉頭。

“桂陽公,對方如此囂張,是不是和鳩摩羅什所在的大寺有什麼關係?”

鳩摩羅什?

這個名字劉義真一開始還沒什麼印象,但在杜驥這個關中本土地頭蛇的提醒下劉義真臉色一變。

他想起來這位是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