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僧導(第1/2頁)
章節報錯
鳩摩羅什。
他的父親鳩摩羅炎出身天竺望族,後至龜茲,生下鳩摩羅什。鳩摩羅什七歲隨母出家,初學小乘佛法,後到罽賓、沙勒,遇到莎車國大乘名僧,改學大乘佛法。他博讀大小乘經論,名聞西域諸國。
後來在後秦弘始三年(401年),後秦皇帝姚興攻伐後涼,親自迎鳩摩羅什入長安,以國師禮待。
在後秦的這些年裡,鳩摩羅什翻譯出《大品般若經》、《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阿彌陀經》、《金剛經》等經和《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成實論》等論,為佛教翻譯的這些經文成為了佛教日後能在華夏立足的重要理論依據。
此外,鳩摩羅什的弟子眾多,其中有道生、僧肇、僧睿、道恆、曇影等等被後世稱為什門四聖、八俊、十哲的佛門高僧。
這就讓這位有了一個稱號——中國佛教八宗之祖。
劉義真不由抽動著嘴皮。
他差點忘了關中長安正是這個“佛祖”的法場。
如果這個案子牽扯的是鳩摩羅什,那事情就有些棘手了。
雖然這位已經故去,但是他的徒子徒孫可都還在呢。
直接動手帶來的後果就是劉義真會在頃刻間化為佛教公敵。
索性劉義真閉上眼睛開始思索。
這讓裴方明和杜驥都有些摸不著頭腦。
片刻後劉義真睜開眼睛:“不管了,就帶兵過去!”
佛教公敵就佛教公敵。
聖人不是說過嗎?
一個人被所有人都稱讚他好比不過好人稱讚他,而壞人詆譭他的人。
佛教在劉義真眼裡就是徹徹底底的壞人。
和它作對就畏手畏腳的那也太看不起人了?
君不見秦始皇硬剛儒家被黑成什麼樣了?但歷史會否定始皇帝的千古功業?
還有明朝那幾個皇帝硬剛東林黨更是被人指著脊樑骨罵,後來不也平反了嗎?相反東林黨在後世的名聲才是真的臭掉了。
劉義真不排斥宗教,但有一個前提——
不能影響國家發展,民族崛起。
不然都是邪教,統統錘死才是王道。
劉義真在決定一件事情的時候可能會糾結很久,但是一旦決定,便盡是雷霆手段。
在劉義真的授意下,軍隊很快就包圍了事發之地的一處佛寺。
沒有意外。
此地名為“大寺”。
它後來還有一個名字叫做“草堂寺”。
鳩摩羅什正是在這裡翻譯出“中觀三論“,即《中論》、《百論》和《十二門論》。後來草堂寺更是被華夏佛教三論宗、華嚴宗和日本佛教日蓮宗尊奉為祖庭。
這已經不是和鳩摩羅什扯上關係了,這完全就是要在鳩摩羅什頭上動土了。
寺內的僧人看到官府軍隊時一個個面露驚恐之色,慌忙向寺內跑去。
而劉義真也不急,反而是細細觀察起這佛寺來。
只見這寺門面朝南邊,往上望去便是佛寺山門。
陽光散落在佛寺中照耀著翠綠的竹林,山中隱約有霧氣湧動,而幾座大殿也坐落在這群山之中,居然真有種禪意藏匿於其中的感覺。
此外,在山上還有一座方臺,其上供奉的是一尊舍利塔。
那便是鳩摩羅什舍利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