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君翊被他看得直發毛,也有點緊張,萬一對方是個油鹽不進的主兒,自己今天這頓皮肉之苦可就躲不過去了,幸好,自己充分發揮了三寸不爛之舌的威力,看來是把對方鎮住了。

沒想到朱大昉是個直性子,一點就著,眼看他大步流星要往院外跑,朱君翊的心一下子就被提到了嗓子眼。在這春風院裡,唯一的主人就是這個半大孩子,自己鎮住了他,今後的活動也就更方便,可是外面的那些精怪妖魔,他可不相信自己有本事也一起拿下,一旦被人知道自己今天慷慨激昂地這番大話,吉凶禍福、生死難測不說,幾個人的逃亡大計也就要胎死腹中了。

朱君翊也急了,伸手去拉沒拉住,一聲暴喝道:“站住!”幸好,朱大昉……呆住了。

“你去做什麼?”朱君翊問的時候隱隱後頸發涼。

朱大昉鬥志昂揚,道:“我去找四嫂要你們的奴契,統統撕掉好放你們回家。”

朱君翊以手扶額,長呼一口氣,他可算是見識了朱大昉一驚一乍、聽風就是雨的脾氣,暗自慶幸自己攔得早。

“你這麼莽撞,能救幾個人?”

“有一個算一個,我都要救,我要行俠仗義,鋤強扶弱!”

“這座城裡這麼多的奴隸,你都救得了麼?”

“我……”朱大昉想起黃、楊、蘇、雷這五大家族中的另外四家,似乎每家買斷的奴隸婢女也不下一百人,自己還真沒這個本事。

朱君翊送口氣,嗓子眼的心臟又慢慢放下,才繼續道:“這些人或者已經家破人亡,或者遠在千里之外,你就這麼把他們放了,他們沒吃沒喝,又失去了生存依靠,怎麼回家?怎麼活?用不了多久,還會被那些惡魔般的壞人殺的殺,抓的抓,賣的賣,下場一樣悽慘。你這麼做,究竟是在救人還是在害人?”

院中眾下人奴婢本就驚慌失措,聽著朱君翊描述的未來前景,都徹底慌了神,全跑出來跪在朱大昉面前,苦苦哀求。朱大昉左思右想,越想越來氣,自言自語地道:“這又不成,那也不行,那我到底要怎麼幹才算是行俠仗義、鋤強扶弱?”

朱君翊的心徹底放鬆了,突然覺得,朱大昉雖然是個紈絝子弟,倒也不壞,甚至還有那麼一點可愛,語氣放緩了許多,上前把他拉回來,摁回座椅上,開解道:“俠義有大有小,路見不平不過是小道,救幾個伸手可及的可憐人,算不得俠士,最多是個善人。這個世道有那麼多不平不公,一個人的力量能救得過來麼?”

“那我難道就什麼都不做了麼?”

“怎麼是什麼都不做?力所能及之內,當仁不讓才是英雄本色。”朱君翊看明白了,眼前這位小少爺就如同前一世武俠小說入了迷的社會青年,你越是聊現實,人家越聽不進去,你多提幾句“江湖”、“俠義”,雙方才能溝通,不過他可沒敢直接拿一代宗師金庸老前輩的那句經典道義“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來刺激朱大昉,他確實也擔心朱大昉別聽了幾句就抄起長矛去攻打荷蘭人的堡壘。

朱大昉直視著朱君翊的雙目,朱君翊的個頭不高,朱大昉坐在木椅上正好和朱君翊高度齊平,可是朱大昉卻感覺自己看不懂這個人,四歲半的孩子怎麼會懂得這麼多道理,對朱君翊漸漸起了敬重之心,想起《水滸》中宋江向智多星吳用求教的情節,也照葫蘆畫瓢,起身雙手抱拳,誠心實意地拜道:“某當如何?請先生教我。”

朱君翊被他逗得哭笑不得,索性順勢調侃道:“孺子可教也!”

朱大昉可不覺得這是在調侃,這是他第二次聽見朱君翊這麼說,不過第一次是忿忿不平,有點心中不服的意思,這次就心平氣和,覺得是理所當然的表揚。

朱君翊又道:“你平時多善待下人奴婢,不要順著自己喜惡欺負他們,對我……喔……對大家也好一點,就是你眼前最大的俠義。”

朱大昉點頭稱諾,忽然奇怪地看著朱君翊,好奇道:“你是不是吃了什麼江湖仙丹,變得返老還童了?我怎麼看都覺得你不像眼前這麼小啊!”

朱君翊一翻白眼,懶得理他,沉聲道:“我站累了!”

朱大昉趕緊拉住他往小樓裡面拽,道:“走,咱們進去聊。”

兩個人進了小樓,原來小樓的一樓是個迎客的大廳,朱大昉請朱君翊坐了右首,自己直接搬了把椅子在旁邊坐下,早有知趣的奴婢進來奉茶,朱大昉原要攆她們出去,想起朱君翊剛剛交代的話,又變得輕聲細語地請了丫頭們出去忙了。

朱君翊始終還是比較關心自己的逃亡大計,聯想到下午朱大昉騎牆的那一幕,心裡有了計較,等著朱大昉重新回座,才試探著問道:“下午你爬的那堵牆……”

朱大昉雖然驕縱頑劣,心思卻很靈活,不然也不會被朱君翊幾句話忽悠成這樣,朱君翊話未說完,朱大昉就猜到了朱君翊的目的,興奮地衝口而出:“你要逃出去?”

原來朱大昉看《水滸》入了迷,一心要離家出走,去闖蕩江湖,謀劃了好幾天,那處高牆正是內宅與後巷最近的地方,才安排劉丙準備梯子方便自己進出。

“你既然一心要去闖蕩江湖,那為什麼又要爬回來?”

“我……巴城就這麼大,我轉了幾圈沒什麼事情可做啊……”

朱君翊想都沒想脫口而出:“中國那麼大?八百里水泊梁山都夠你行俠仗義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朱大昉外出行俠的心思忽然活泛起來,非要逼朱君翊帶著自己一起逃出朱家,去大清國做遊俠。朱君翊原本是極力不贊同的,後來朱大昉以檢舉揭發為藉口,朱君翊只好乖乖就範。

朱大昉說走就要走,急的朱君翊趕緊解釋逃出去只是第一步,要準備吃食、要聯絡海船、要籌劃銀兩……聽得朱大昉一愣一愣,最後,二人決定,由朱大昉負責籌備銀兩,提供藉口和便利,由朱君翊負責勘探外部,謀劃逃亡計劃細節,以朱君翊的計劃為準。

“還有個問題……”既然達成了逃亡一致的協議,朱君翊也就沒有必要隱瞞高升和妮娜的事情,簡單幾句就把另外連個人的情況交代清楚,又點明逃跑時必須集中在一起,需要想辦法調他二人進內宅。

“沒問題!包在小爺身上,不就是要兩個人嘛!我出手一切沒問題!”朱大昉恢復了意氣風發的豪氣,滿口打包票。

“只是……”朱大昉倏地意識到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他還不知道朱君翊的名字,“我們總不能一直‘你’、‘我’這麼稱呼吧?小爺我姓朱名大昉,兄弟貴姓?”

朱君翊渾身一頓,顫聲問道:“朱大碩是你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