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尋找蜀山(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華夏國開國之際,郭逸的宇宙基地已經來到了巴蜀區域的上空,正漫無目的地遊弋著。
而在宇宙基地中,數十個方方面面的專家團隊正從方方面面勘察著整個巴蜀的情況……
空氣,重力,地形圖測繪等等,全方位無死角地勘察著。
可是, 已經過去好幾天了,洛陽城的重建工作都已經開始了,郭逸還是沒收到異常彙報。
沒異常彙報,也就意味著依然沒找到蜀山……
這尼瑪的,這就很離譜了!
至於說從巴蜀原著民口中詢問……
峨眉山,青城山,這兩座山四周, 已經找不到原著民了!
五胡亂華的起點標記, 是在304年農曆十月, 氐族領袖李雄佔領成都,自稱“成都王”,史稱成漢開始。
而現在是323年,巴蜀地區已經落入胡人之手十九年之久了,怎麼可能還有原住民?
至於五臺山……
郭逸也派人去過,一樣一無所獲!
郭逸知道那垃圾系統很不靠譜……
之前,要麼出現在任務地點處,任務目標前。
要麼,和任務地點隔個宇宙。
這一回更離譜了,連任務地點都找不到,更別說任務目標了。
坑人呢!
“二壯,那些專家團還沒訊息嗎?”
郭逸一副生無可戀地趴在桌子上,悶悶地和二壯問道:“古一和老天師呢?”
現在大軍來了,古一和老天師能徹底安心下來找任務地點了。
所以,他們兩人現在一邊把巴蜀攪得天翻地覆,一邊找任務地點。
至於郭逸為什麼也在這待著……
系統在他身上,或許他能找到呢?
“(* ̄rǒ ̄都沒訊息。”
“啊啊啊啊啊~”
郭逸抓狂地揉了揉頭髮, 一臉無語地看著衛星畫面。
無論哪一個版本的蜀山傳, 峨眉山都是主角……
對於峨眉山名來歷,眾說紛紜。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峨眉山就聞名於世。
而峨眉山名,早見於西周,據晉代常璩撰寫的《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杜宇以褒斜(今陝西漢中)為前門,熊耳(今四川青神縣境內)、靈關(今四川雅安蘆山縣西北)為後戶,玉壘(今四川都江堰市境內)、峨眉(今四川峨眉山市境內)為城廓。”
晉左思的《蜀都賦》寫道:“引二江之雙流,抗峨眉之重阻。”
唐朝《十道志》:“劍南道名山曰峨眉,陸深雲,山週迴千里,高八十里。”
但為什麼稱之為“峨眉”?
其說不一。
一說峨眉山是因“山高水秀”得名,另一說是因“兩山相峙。”而得名。
還有一種說法是峨眉山屹立在大渡河邊上,大渡河古稱“涐水”,山愛水而得名,故稱“涐眉山”。
峨湄山只是因為是山,才離開了水,由“涐湄”變成了“峨眉”。
這種說法是近代文人趙熙之論, “是山當涐水之眉。眉者,湄也, 以水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