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想了片刻,他嘴巴再次動了動,這次並沒有出聲,但頭環卻發出了聲音:[“我叫丘榮傑。”]

“很好,真厲害!”工作人員誇獎道。

老師則不失時機地說:“真棒,丘榮傑同學願不願意幫幫同學們?”

丘榮傑小朋友頓了2秒,頭環再次發出聲音:“好!”

——他還在適應中,之後隨著對“外部發聲器官”的熟悉,這種發聲前的“預備動作”會越來越短,直到完全消失。

有切身經驗的丘榮傑描述著自己的感受,為同學們介紹竅門。同學們的進度一下快了很多,很快就有三個小朋友成功讓頭環代替聲帶,完成“說話”這個動作。

之後他們又自發的開始幫助其他同學。

習慣不會這麼快扭轉,他們一邊用頭環代替嘴巴說話作為示範,一邊快速比著手語,為同學們介紹經驗。

——比起說一句話還要先準備一下,對現在的他們來說,手語的交流效率要高得多。

一時間,越來越多的電子合成聲、心急的“啊啊”聲、快速比手語在羽絨服上摩擦聲、老師的鼓勵和誇獎聲紛紛響起,原本沉寂安靜的教室,快速變得熱鬧,甚至有些吵鬧起來。

但沒人會對此刻的吵鬧產生反感,反而都由衷的感動。

直播中的畫面聲音降低,林遊的聲音再次插了進來:

“為大家解釋一下,這並非最終的產品效果。”

“因為時間倉促,現在大家看到的還是原型機。”

“等最終產品面世的時候,會有更完善的軟體載入程式,高度擬真、種類豐富的聲線,發聲器支援拆卸更換位置……等等最佳化都會跟上。”

林遊停下片刻,又和大家一起看了會兒直播中的畫面,看所有學生都成功用[八方]頭環完成發聲,興致勃勃地用這種新方法彼此溝通,中間還快速穿插幾句讓人眼花繚亂的手語。

直播到這裡才正式結束。

林遊輕輕拍了拍手,讓大家的注意力重新轉到他身上。

“就在昨天,我得到了一個好訊息,[康復師計劃]正式取得成功。”

“當天傍晚,我們做出原型機,並驗證可行。”

“剛才,所有人都看到了:這技術在外部環境下也運轉良好。”

“至此,我可以宣佈:語言障礙問題在技術上的難題,從今天開始,再也不復存在。”

“這不僅是[八方]系列產品的最後一塊拼圖,也是旅程義肢公司最後一門欠缺的技術。”

“最後……”

林遊停頓片刻,忍不住回憶了一下5個月前的那天,最後滿帶自豪地對所有人說:

“最後,我在虛擬實境技術釋出的第一天,答應下來要做的腦控義肢,到今天為止,終於可以畫上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