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太傅是太子老師,先皇頗為信任他,司空如軒就是他教出來的,當初立太子時,他可是出了一份力。

司空一族子嗣並不多,許是後宮妃嬪鬥得太厲害,最終也就只有司空如軒、司空如朗和司空如風三人。

司空如軒和司空如朗兄弟情深,即使在皇位上也從未兄弟鬩牆,也是世間少有。

而司空如風,生母身份卑賤,自小被扔在冷宮自生自滅,幾乎無人知曉。

自古都是立嫡立長,司空如軒順利成為了太子,之後順理成章榮登大寶,可誰能想到,這才幾年,就做出了對不起列祖列宗之事。

林太傅老臉一僵,眼神飄忽,片刻後緩緩開口,「書信可以偽造,敢問攝政王,除去這些,可還有其他證據?」

此言一出,金鑾殿中一片譁然,隨即也都理解林太傅為何會有此一問。

終究是自己親自教授出來的人,不過是心存丁點兒僥倖,也算是全了自己那微薄的顏面吧。

「除了物證,本王自然還有人證。」

君如夜早就料到林太傅會提出異議,不慌不忙,「趙尚書,你且說說。」

趙尚書?

這怎麼又牽扯上了趙尚書?

難不成他是攝政王的人?

可先前皇上要收回軍權時,趙尚書明明就是皇上這邊的馬前卒,怎麼就成了攝政王的人證了?

文武百官驚訝連連,細思極恐,心裡頓時七上八下,一時間紛紛低頭不語,可耳朵個個豎得老高。

攝政王如此手段,皇上失勢不過是遲早之事。

趙鴻一臉淡漠,緩緩開口,「皇上、寧王和鳳相確實通敵賣國,微臣親眼所見,親耳所聞。」

「眾所周知,趙側妃夥同外人刺殺寧王,趙大人不會是因為殺女之仇才做的人證吧。」

林太傅雖年歲已高,但浸Yin朝堂多年,腦袋瓜子自然轉得極快,一開口就是一針見血。

「多謝林大人提醒,小女無故被寧王所殺,死後還身負汙名,此事寧王還需給微臣一個交代。」。

「趙大人又如何知道令愛是無辜的?寧王既然請旨賜婚,自然不會無緣無故動手。」

「真巧,此事本王知曉些許內幕,趙側妃確實被寧王一怒之下斬殺,卻並非因為夥同外人毒害。」

關鍵時刻,君如夜出聲。

「攝政王與寧王皇上有所齟齬,所言不可採信。」林太傅侃侃而談。

「本王為人如何諸位大人心知肚明,本王向來不說假話,至於本王和皇上之間的爭鬥,從來都是他們出的手。」

話甫落,眾人啞然,回想過往,確實次次都是皇上主動出手,攝政王從未有過逾越之舉。

「此次也不過是皇帝做得太過,已不配為一國之君。」鏗鏘有力的話語在金鑾殿上久久迴盪不散。

「趙側妃無意中發覺了寧王的秘密,才會被寧王殺人滅口。」

眾人下意識將寧王的秘密想成是此次通敵賣國之事,若被趙嘉怡無意中知曉,確實會被滅口。

一時間,無數憐憫的目光落到趙鴻身上,趙鴻不由悲從中來。

「林太傅可還有話說?」君如夜凌厲的目光徑直射向林太傅。

林太傅幾度張口,無語凝噎。

他深知自己只是怕因此背上汙名,辱沒了他這麼多年的清譽,這才死咬著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