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譁然!

既為謫仙之語,也在楊修言語中對文公子的懷疑!

遠處人群之外,馬車上的曹文面無表情,不為所動!

侍女柳如是舉起拳頭,遙打楊修,口中憤憤不平。

馬車前站著的曹操回頭一笑,沒有太在意。自己的兒子曹衝三歲能背詩,四歲能背經,過目不忘、神異非常。又有兒子曹植文采非凡、蓋亞寰宇。再多一個長地那麼像自己的兒子,更神奇一點,為詩中謫仙,又有何不可?

“司空如何認為呢?”郭嘉在一旁小聲詢問,而曹丕在身旁側耳傾聽。

曹操淡淡一笑:“天下奇人軼事何其多,這楊修少見多怪,缺少歷練啊!”

郭嘉點點頭,聲音稍微大了點,講給身旁的校事府親衛聽:“文公子在佛廟和道觀都掛單修行了不少時間,而世外高人們又多在佛廟和道觀,有人點化之下,精於一道,也就不算稀奇。就像孔、老,之於我們,生而知之,註定仙凡有別!”

曹操一愣,嘀咕起來:“封聖?要搞這麼大?”

郭嘉點點頭,卻又沒有多言,現在這個場合不是說這個的時候。

這個時候,臺上的楊修下了眼藥之後,開始口燦蓮花,立馬大力吹捧文公子,這才安撫住人群的騷動,請下一位士子上臺。

徐庶原本想自己上,但想想後還是推身邊的司馬孚。

司馬孚被徐庶和司馬懿共同推上臺。

“在下河內司馬孚,特來請楊公子風評指點!”司馬孚低頭行禮。面對辭藻華麗、見解不凡的楊修,司馬孚有點心虛。

楊修開心一笑,前天自己把司馬孚貶得一文不值,還退了親,今天他竟然上來自取其辱?

楊修看向身後高臺之上坐鎮的京兆尹司馬防,又迴向臺下眾人,比剛才面對劉楨還敷衍:“原來是司馬家公子啊,幸會。請問你今天是要評論話作呢?還是文章呢?”

“在下師從胡昭老師學經,寫有尚書六注一篇,請楊公子點評!”

楊修接過司馬孚的竹簡,先向身後的京兆尹司馬防行禮,這才開啟竹簡。

楊修一目十行,不過三息時間,便收攏竹簡,背對司馬孚,說道:“閣下可知,你所注尚書,其中有一章是偽作!”

此時,馬車上的曹文,沒有再去關注臺上的變化,楊修的才智和性格,已知一二。

坐在馬車之上,曹文居高臨下,觀察月旦評臺下人群。

發現有不少人在慢慢移動,向著自己這裡圍攏,準確地說,是曹文馬車前的曹操!

但在曹文馬車周圍,圍攏著的人群,全部是司空府親衛喬裝。

從曹文的視角看,月旦評高臺之後的河水裡,甚至都可以看到無數細小的豎管,以作呼吸所用,在河水之下,應當埋伏著不下五十人!

在遠處山林裡,飛鳥不落,必定有著埋伏,也不知道是司空府的人,還是作亂的人?

再看參加月旦評計程車子,曹文發現人群中的司馬懿和白衣俠客徐庶。

現場許多人,曹文並不認識。在司空府的朝堂上,有滿朝大臣,但曹文也沒記住幾個面孔。無聊之下,曹文只好一個個去看,看看面相,看看英雄氣。

突然,三道站在一起的英雄氣,在人群中被曹文發現。

白臉長耳垂、一臉福相,手臂修長、目含金光;左邊一紅臉大漢,長鬚飄飄、儀態傲然;右邊一黑臉壯漢,毛毛躁躁、東張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