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小草總比拔大草輕鬆吧,讓田地小草不生,總比田地雜草叢生,莊稼要長得好吧。

陳靜山用生動的故事,讓學生在學習古文知識的時候,還了解了中醫的治未病思想。

中醫不單是整體觀、辨證論治兩大特點,還有第三大特點,就是治未病。

上醫治未病”最早源自《黃帝內經》所說:“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

“治”,為治理管理的意思。“治未病”即採取相應的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發展。其在中醫中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用這種治未病的方法,讓疾病不發生、少發生。

而不是網路中醫黑所說的“治未病”就是不能治病。

恰恰相反,治未病才是醫學的最高境界。

這也是為什麼說西醫是一種非常膚淺的醫學,他們只能治療已病,治病的同時也對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

為什麼西醫只能治療已病,而無法治未病呢。

一個只能靠著大量實驗資料左證的醫學,一個對人體和疾病關係沒有形成理論體系的醫學。

讓他們認識未病,讓他們將病情掐滅在還沒發生、或者是萌芽階段,簡直就是強人所難。

西醫價值高昂精密的醫療檢查儀器,就連萌芽階段的病情他們都檢查不出來,甚至很多疾病檢查出來都無法治療。

很多得過結節和腫瘤的患者,經常會聽到西醫對病人說,你腫瘤太小,對身體不會造成多大傷害,回去觀察幾個月再說。

然而很多病人就這樣聽信西醫話,回去觀察以後就變成腫瘤晚期,要知道,腫瘤早期和晚期的距離只有三厘米。

鈴鈴鈴!

下課鈴聲響起,李燕他們第一節醫古文就結束,不僅聽到了好聽的故事,還學到中醫知識。

仲景班的同學,快速收拾好教材,用最快的速度衝出了教室,下樓到101教室。

黃素踩著鈴聲走進101教室。

“從今天開始,我們正式學習《神農本草經》。”翻開教科書,黃素掃視著下面十二名學生詢問道:“有誰知道《神農本草經》對於中醫的意義所在。”

黃素視線從李燕身上跳過,掃視著全班其他十一名學生。

一時間,教室裡的學生都陷入了沉思,沒有一個人回答。

黃素也沒有指望這些剛剛接觸的同學給出正確答桉,轉身在黑板上寫出四本書名。

黃素指著黑板說道:“《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和《神農本草經》四大醫學典籍可作為中醫學理論體系初步形成的標誌。其中《黃帝內經》確立了中醫學理論體系,《難經》在《黃帝內經》的基礎上有所補充和發展,《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學辨證論治理論體系的基礎,《神農本草經》奠定了中藥學理論體系的基礎。”

黃素問道:“你們知道為什麼在課程安排上,先讓你們學習《神農本草經》嗎?”

秦曉路舉手回答:“因為治病救人終究還是落實在草藥上,如果不懂藥材,縱使你四診辨證天下無雙,也只是空有屠龍術。”

受到李燕的影響,黃雪、秦曉路在中醫認知上,已經超越了很多同樣是剛剛接觸中醫的學生。”

黃素點點說道:“秦曉路同學說得不錯,如果把中醫必做一名士兵,中醫理論就是士兵手中的槍械,四診辯證就是槍械的瞄準器,中藥材就是槍械裡的子彈。中醫不懂中藥材,就如同有槍無彈計程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