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1 大醫精誠中(第2/3頁)
章節報錯
孫思邈稱,這是盈而益之,重加其疾。說白了就是犯了虛虛實實之戒。
什麼叫虛虛實實之戒呢?虛虛就是讓虛弱的人更虛,給虧虛的人用下法,結果他站不起來。實實就是給壯實的人甚至上火的人加一把補藥、這就等於火上澆油,嚴重的會引起狂躁出血。
所以醫生一旦用藥用反了,就像雪上加霜,落井下石。一旦用藥得當,就如同雪中送炭,久旱逢甘露。人參也會殺人,用不好也會給身體添疾病的。
沒有絕對的好藥、壞藥。好不好,看用藥的人、看有沒有對證。
這個老阿婆誤服人參後,導致眼珠出血,視力下降。後來明白的醫生,趕緊給她幾片大黃泡水喝,把人參的補力消掉,讓上衝的脈勢下順,眼鼻出血就收住了,頭腦沒那麼脹痛了,慢慢恢復了清爽。
大家看,如果不知道及時解救,一錯再錯的話,這可不是眼鼻出血那麼簡單,有可能腦出血中風,這就麻煩了。
所以老人最好不要亂吃保健品,不要給父母亂買保健品,尤其把中藥材包裝成保健品的太子參、鹿茸、阿膠等,它們本身是藥材。
有些人在外面賺了錢,就以為高價昂貴的補品就都是好的,買了很多送給家中老人,老人亂吃中醫藥補品吃出事的年年都不在少數。
這叫什麼?
這叫不通醫理,孝心也會變成利刃,無知的愛就是一種傷害。
聽著黃素的講述,全班同學腦海裡第一想到就是人參殺人無過,大黃救人是功這句俗話。
這句話就是在感嘆世人不通醫理,矇昧無知,總認為補品嗎,補一補總沒有壞處。
就像中年男人精力不濟,總喜歡茶水杯裡泡枸杞。
在你不知道你精力不濟是陽虛、陰虛、血虛、溼熱引起,就貿然地喝枸杞,藥不對證喝一輩子的枸杞也枉然。
藥不對證,人參亦害人;藥若對證,大黃也能建立大功。
對這些學生的反應黃素非常滿意,繼續講虛而損之。
一個本來虧虛的人,你還說他身體有病邪,應該把病攻出體外。本來寒積便秘的,你只看到便秘的標,沒看到虛寒的本,你就草草給他用了下法,他馬上就會頭暈氣短,腳都站不穩,大便更排不出來,肚子也冷痛,胃口全無。
所以古人講,粗工兇兇,以為可攻,舊病未已,新病復起。
病人想來治便秘的,反而讓你治得頭暈眼花沒胃口,沒有幫病人治好病,反而添了病,孫思邈就叫這種行為為含靈巨賊,重加其疾。
你非但沒讓疾病減輕,還加重了,這是醫之過啊!
你如果懂得辨寒熱,給他用點溫藥,他反而舒服、所以寒溫錯了,病症立馬加重,這叫寒而冷之。他本身肚子就缺把火,大腸才蠕動不了,你又給他用涼茶、寒冷的大黃,這不是雪上加霜是什麼?
同學們聽到黃素距離講解都非常震驚,原來學中醫這麼難,原來學中醫太危險了,一個方向性錯誤,就有可能把病人帶向病痛的深淵。你希望他活過來,但實際上卻加快了他的死亡。
那什麼叫適而徹之呢?
有些醫家,凡看到病痛,就以為這是經脈不通,應該打通它,因為不通則痛,就給他用大量活血化瘀藥,讓他的血脈跑起來。
殊不知有些勞損之人,氣血還不至於閉塞,能夠慢慢地走,你卻使勁加快它,叫它跑快點。
這就像一匹馬已經累得都快跑不動了,你還拿鞭子抽它,讓它跑用更快的速度跑,最終的結果就是,這匹馬很快就斷氣倒地了。
所以這時不是要用大量活血化瘀之藥,而是要慢慢培補他的元氣。氣足後,自然走得快,不用你去趕它,這叫不用揚鞭自奮蹄。
那什麼叫塞而壅之呢?
一個人本來氣滯血瘀。說話都沒力氣,身體經脈堵塞得嚴嚴實實,你一看就說,這渾身沒勁,肯定是虛的,就給他用大量的補藥,一補就麻煩了,他就上火,經脈堵得更厲害,晝夜煩躁不得安,晚上睡不著覺,白天更沒精神、腦子興奮得像高鐵一樣快,但身體卻像老破車一樣,緩慢走不動。甚至隨時有散架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