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先到領書的地方取這學期的教科書。

“仲景班的!”

負責登記的學生志願者高喊一聲。

很快就有一名學生拿著一摞捆紮好的書籍遞給李燕,塑膠繩上綁著一個標籤,上面寫著仲景班。

“仲景班的一共是六本書,你檢驗一下,在登記表上籤個字。”

登記學生說著,將登記本推給李燕。

李燕看著書本側面的書名《中醫基礎理論》《醫古文》《神農本草經》《大學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馬哲》。

仲景班作為試點班級,寄託著學校中醫教育改革的厚望,課程自然不能和常規的中醫專業一樣。

課程是由陳靜山、黃素親自設計,經學校批准的。

每一門課程敲定,都是經過陳靜山、黃素反覆凋琢商討,最終敲定下來。

凝聚著陳靜山、黃素師徒二人的全部心血和期望。

《中醫基礎理論》讓新生們快速瞭解什麼是中醫。

翻看《中醫基礎理論》內容就是全而不精,一本書將中醫的內容全講了一遍。

陰陽理論、五行學說、精氣血神、五臟六腑、奇恆之腑、十二經絡、奇經八脈、病因病機在這本書上都能學到。

《中醫基礎理論》是不是好書。

是好書,能讓從未接觸過中醫的學生,用最快的時間瞭解什麼是中醫,中醫如何看病、又如何治病,和它名字一樣名副其實。

學習中醫必須要具備閱讀中醫古籍的能力,《醫古文》就這一本培養學生古漢語語言能力的工具書籍。

《醫古文》教學的目的是透過古代醫藥文選和古漢語基礎知識的講授,使學生藉助工具書能比較順利地閱讀中醫藥古籍。

同時,在學習古漢語中,還能使學生了解中醫藥文化,領悟中醫藥學的精髓,提高自身業務水平、人文素質和道德修養,為學好中醫藥學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

想自學中醫的人,《醫古文》是學習中醫經典之前,必須要學習的一本書,它會讓學習中醫事半功倍。

《神農本草經》是中醫治病的工具,在學習中醫前,應該要先了解自己的工具。

在非中醫專業的人眼裡,《本草綱目》的名氣可能遠遠大於《神農本草經》。

在中醫專業人士眼裡,《神農本草經》才是記載中醫藥最權威的著作。

從課程選擇來看,大一第一學期就是給八年中醫的學習生涯夯實基礎。

李燕將書本放進三輪車的後鬥。

領取完了被褥,李福根騎著三輪車行至寬敞的校園道路上,載著李燕去宿舍。

“燕子,你們學校可真大真美,有這麼好的環境,你一定要好好和你師父學。”李福根跟李燕來過幾次,就是覺得今天的學校特別的漂亮。

李燕、李福根拿著大包小包走進宿舍。

宿舍是一個六人間宿舍,床鋪都是上層是床鋪下層是書桌衣櫃一體的學生床。

地面是乳黃色的瓷磚,外面有晾衣服的陽臺,還有一個獨立的衛生間,棚頂是兩個小吊扇和吊燈。

在上世紀初,這種一體式床鋪在大學還是非常少見,再看宿舍的佈置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