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入學(第1/4頁)
章節報錯
今秋九月,新的一批學生將步入大學校門。
七八點鐘,蒙疆中蒙醫藥大學的門口,就能看見家長和學生,手裡拎著大包小裹,歡喜洋溢地走進校園。
八九點開始,就有人在火車站迎接新生的大客車,載滿學生駛入校門。
學校門口,一座紅色喜慶的方形拱門立在中央,彷彿古代考生殿試前,開啟朱漆大門。
拱門上方寫著:熱烈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新同學。
拱門兩側寫著蒙疆中蒙醫藥大學新校訓:仁心仁術、濟世傳承。
與現在大學爛大街的勤學博採、厚德載物、求實創新、勤奮求真等校訓不同。
關鍵是中醫藥大學也是用這些陳詞濫調。
舉個例子,看看魔都中醫藥大學的校訓:勤奮、仁愛、求實、創新。
就這八個字放在任何一個學校都可以作為校訓。
中醫藥大學,是中國現在唯一完整繼承一派學術思想的高等學府。
全國所有中醫藥大學的校訓,根本無法體現出中醫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只能凸顯他們的膚淺,缺乏文化底蘊。
蒙疆中蒙醫藥大學的校訓更具有中醫獨有的文化韻味,和對學生未來最大的期許。
很多學生和家長都在這蘊含中醫文化思想的校訓前短暫停留。
有文化的家長會拍著孩子的肩膀勉勵:“你要牢記你們學校的校訓,將來要做一名有仁心仁術的醫生。”
黃素在會議上提出的注重醫德教育,已經在新生剛剛踏入校門的一刻起,潛移默化地開始了。
馬路上,李福根臉上如同一朵盛開地鮮花,滄桑的皺紋彷彿和嘴唇一樣,都是上翹的,蹬起三輪車也比往日輕巧有力量。
李燕坐在三輪車的車後鬥,慢慢欣賞呼市沿途的景色,嘴角掛著澹澹的笑容。
李燕發現自己是第一次如此細心領略,這座生活了十多年的城市。
李福根一邊騎車,一邊不停重複的叮囑道:“燕子,今後你就要在學校宿舍生活了,一定要和寢室的同學搞好關係。”
相依為命快二十年的祖孫,突然就這樣分開,李福根心裡空落落的。
聽著李福根的關心的車軲轆話,李燕腦袋枕在爺爺的後背上。
“爺爺,我不在家的時候,身體出現不舒服,一定要抽時間給我打電話。”
李燕住校最擔心的就是爺爺的身體,李福根可是帶瘤生存的病人。
拿到政府發給的獎金,李燕第一件事情就是給爺爺和自己都買了一部手機,隨時保持聯絡。
李燕祖孫從城鄉結合部騎著三輪車到學校,時間已經到了十點半,正是學生報到的高峰期。
李福根推著三輪車,上面馱著李燕和住校用的生活用品,跟隨著繳費報道的人流來到行政樓廣場前。
這裡已經支起棚子,在行政樓裡出示錄取通知報道繳費後,出來就可以領取教科書、生活物品
李福根守在三輪車旁,目送著李燕的身影走進行政樓。
今天李福根的三輪車都是嶄新的,在陽光的照射下,都能反光。
昨天一天李福根沒有出去收廢品,在家裡,仔仔細細地把三輪車清洗了一遍,就連車輪和輻條死角都沒有放過。
不多久,李福根就在人群中看見繳費出來的李燕,推著三輪車迎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