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祈年作為市醫院的書記,黃素提到的辦法都是專業上的。

作為住院思想工作的書記,專業上沒有張祈年發揮能力的地方。

張祈年想聽聽黃素,除了在專業上,還有沒有別的辦法。

黃素也聽出了張祈年話裡意思,繼續說道:“除了專業手段的監督管理,我想思想建設也同樣重要,只有扭轉他們的思想觀念,才能讓我們的監督管理事半功倍。如果醫生沒有真正認識到錯誤,就失去嚴密的檢查手段,他們一樣會鑽空子、找漏洞,為自己謀利。”

張祈年高興地說道:“黃主任,你說的非常對!只有扭轉市醫院的錯誤思想,才能真正從根本上杜絕現在損害病人利益,為自己牟利的現象。”

張祈年、李偉英兩人都是市醫院派下來,整頓市醫院不良風氣的領導

兩人目標相同,工作上卻也要分出高下。

這是體現工作能力的事情,關乎未來的仕途。

張祈年說道:“黃主任,沒想到你年紀輕輕,還有這麼高的思想覺悟,不妨說出來,我們相互交流交流。”

這時,李偉英也說道:“對呀,黃主任,你有什麼想法放心大膽的說,這裡沒有別人。”

“大力開展行風建設與整頓。加強醫德醫風教育,牢固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觀念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治觀念,堅持合理用藥和合理檢查,時刻為患者著想,視病人如親人。衛生行政部門和醫院內部要經常進行行風評議,加強行風考核,把考核成績和經濟責任及聘任掛鉤,要讓醫生感覺到增加收入,不只有開大處方、大檢查。”

“還要在醫院院長、書記意見箱制度,做到有報必查,一經查實,進行嚴肅處理,時刻向醫生敲響警鐘。”

黃素這回把醫院現在能用的辦法全說出來。

張祈年高興地說道:“院長,我覺得黃主任這個意見箱制度非常好,可以讓我們真實地聽到群眾和病人的呼聲,這樣我們才能制定出符合群眾和病人措施,避免閉門造車,制定出脫離實際的政策。”

李偉英也點點頭,看向黃素的目光更加欣賞了。

李偉英還要張嘴繼續詢問,一陣敲門聲,打斷他想要脫口而出的話。

進!

服務員端著香味四溢的菜品走進包廂。

聞到菜餚的香氣,李偉英說道:“張書記、黃主任,都餓了吧!我們邊吃邊談。”

一頓飯下來,李偉英、張祈年收穫滿滿地走出餐廳。

和黃素談話過後的第二天,李偉英再也不停整頓市醫院風氣的事情了,只是在門診樓、住院樓悄悄地設立了院長意見箱、書記意見箱。

面對李偉英反常的舉動,醫院所有的醫護人員都暗地裡默默觀望。

一週的時間,李偉英真的沒有在任何會議上再提及整頓市醫院風氣的事情,也沒有找過任何一名科室主任談話。

曾經高調入職的李偉英,瞬間變成了醫院的透明人,天天就是上班下班,上班就是坐在辦公室裡面不出門。

只有在中午吃飯的時候,看見李偉英在食堂吃飯的時候,才想起來市醫院的院長已經換人了。

又是一週的例會結束,普內科的錢主任和心內科的馬主任一同走出會議室。

馬主任有些心虛試探地問道:“錢主任,你說這都半個月了,咱們這位新院長是一點動靜都沒有,弄的我心裡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錢主任不以為意的反問道:“有什麼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的?”

馬主任繼續說道:“這新院長剛剛來的時候,多麼高調,天天找各個科室主任談話,張嘴整頓不良風氣,閉嘴保障病人權益。可是這半個月突然就一點聲音都沒有,能不讓擔心害怕嗎?”

“誰知道,這新院長暗地裡憋著什麼壞招呢!”

錢主任笑呵呵地拍了拍馬主任的肩膀:“老馬呀,你也是當多年的科室主任,這麼膽子越來越小了。新院長變得安靜下來,說明他還是識時務。”

說著,錢主任臉上露出了不屑的譏笑:“老馬,當時這個新院長找你談話的時候,你是不是反對的態度?”

馬主任挺起胸膛說道:“我當然持反對醫院,新院長說的事情,正常人都不會答應的,那可是相當於在我們科室身上挖肉,我要是答應了,我們科室的那些醫生還不造反,把我活活的給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