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3 曹清平的建議(第1/2頁)
章節報錯
自從兩天前,曹清平靠著一篇《癌症為什麼叫癌症》懟得小張啞口無言,心情變得格外美好。
尤其是最近這兩天《太陽日報》《津門日報》《羊城晚報》等七八家報紙連續登載了大量中醫教授撰寫的文章。
曹清平才知道中國三千多年的《黃帝內經》就已經告訴大家癌症是怎麼形成的了。
《黃帝內經》裡面有一段黃帝和岐伯的對話講的就是癌症是怎麼產生的。
黃帝曰:積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
岐伯曰: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也。
黃帝曰:其成積奈何?
岐伯曰:厥氣生足悗,悗生脛寒,脛寒則血脈凝澀,血脈凝澀則寒氣上入於腸胃,入於腸胃則?脹,?脹則腸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積。卒然多食飲則腸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摶,則併合凝聚不得散,而積成矣。卒然外中於寒,若內傷於憂怒,則氣上逆,氣上逆則六腧不通,溫氣不行,凝血蘊裹而不散,津液澀滲,著而不去,而積皆成矣。
大家粗讀是不是覺得沒有什麼,不就是介紹寒邪入體會產生什麼樣的疾病嗎,這和現代醫學的癌症有什麼關係!
然而大家再想想前面講到《難經》的五臟之積,再回來看這段是不是就豁然開朗了。
積的含義是堆疊、累加的意思,那麼這裡的積病就是一個累加、堆疊的疾病。
那麼現在就好理解岐伯的話了,寒邪造成的厥逆之氣,導致身體的升降之氣紊亂,首先便是足部痛滯不利,繼而由足部的痛滯而發展到脛部亦寒涼,足脛發生寒涼後,就使得其脈凝澀,血脈凝澀不通則寒氣進而向上侵犯到腸胃,腸胃受寒則發生脹滿,腸胃脹滿就迫使腸胃之外的津液聚留不能消散,這樣日復一日,就逐漸發展形成積病。
積病,不是一天形成的,同樣癌症也不是一天形成的,癌症就是各種變異細胞堆積起來的疾病。那麼“積”是不是跟現代醫學中的癌症很相似。
而岐伯這段話所說的正是胃癌脾胃虛寒證和腸癌脾腎陽虛證的病機。
結合《黃帝內經》和《難經》,中醫總結了癌症形成的原因。
身體出現凝結的情況以後,凝結久而不散就成了積,積久身體就會出現瘀阻,淤阻後身體就會出現堵塞,堵塞就會導致氣血凝聚形成瘤,而瘤日久不治就是癌了。
中醫臨床也證明,體質寒涼的人患癌的機率是遠遠高於正常人的。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最近二十年人們患癌的機率在暴增,因為人們的生活習慣,正在後天的將自己變得體質偏寒。
氣虛。空調、冷飲、寒性食品讓人的身體變寒。喜坐懶動、熬夜晚睡、飲食不規律讓人的身體變得氣虛。
然而體寒和氣虛是最容易在身體裡形成凝結淤阻的,回頭再看中醫癌症的證候,都是久病會出現淤阻的證候。
“小張,早呀!”
這兩天,曹清平非常喜歡和小張打招呼,每次看見小張對自己避之不及的樣子,彷佛喝起茶水來都比平時更香醇。
小張則皮笑肉不笑地回應道:“主任,您早!”
說完,小張假裝自己非常忙,低頭不再理會曹清平
打過招呼,曹清平如每日一樣,先給自己掛滿茶垢的紫砂茶杯裡沏上茉莉花茶,再走到報紙架前看起報紙。
一名同科室的科員開玩笑道:“主任,又再找《陽光日報》呢!”
這幾天由於曹清平和小張的對線,平時無聊的科室最近多了許多樂趣,所有的科室同事也都願意看個熱鬧。
尤其這幾天,曹清平拿著《陽光日報》說得小張啞口無言的時候,每個心裡都特別舒暢。
誰讓平時小張總是仗著自己是出國留學回來的,總覺得自己高別人一等。
大家見曹清平拿著報紙坐回自己的座位,所有的同事都停下手上的工作,悄悄望向曹清平這邊,時不時大家還互相眼神交流打著暗號,等待看好戲。
曹清平展開報紙,也不看第一頁的頭版頭條,直接翻開第二頁,直接找中醫相關的報道,而這已經成為了他這幾天的習慣了。
曹清平閱讀一陣,突然拍了一下桌子道:“沒想到京城還有這麼厲害的中醫,以前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
這是科室的同事,也被曹清平一驚一乍勾起了興趣。
一名科室同事好奇地說道:“主任,您也別光顧自己看得樂呵,也跟我們說說唄。”
“那好,我就給你們念念,讓你們知道這名中醫有多厲害。”曹清平咳嗽兩下,嘬一口茶水清了清嗓子念道:“孫桂芝教授,中國中醫研究院碩士生、博士生導師,是我國著名的中西醫聯合治療腫瘤的中醫大家,是中醫第一批探索中西醫聯合治療腫瘤的中醫學者,從醫三十年,診治中晚期腫瘤患者多達四十餘萬,在她的治療下患者的平均壽命可以延長五年左右。”
曹清平放下報紙,望向一個同事道:“小徐,你大伯得的不就是肺癌,不如你帶你大伯去找孫教授看看,說不定還有治療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