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某機關單位。

曹清平,人如其名,一生過得清清白白,平平安安。

作為一名機關單位五十八歲的副主任科員,還有兩年就要退休了,想升職正科已經無望,就指望著退休後升半級享受正科級退休待遇。

曹清平現在每天上班的日常,就是泡上一杯茉莉花茶,端著報紙一看就是一天,有事就讓同科室的小年輕去幹,就連科室的科長也是自己帶出來的徒弟,見到自己也是客客氣氣的,這日子過得別說多舒心美麗了。

不過,最近曹清平的心情一點都不美麗,都是被對面的小年輕給氣得。

最近也不知道京美報最近是抽了什麼風,開始關注起癌症問題,要提醒大家防止騙局你就好好提醒,為什麼說中醫治療腫瘤就是騙局。

這幾天,自己對面的小年輕科員更是借題發揮,大肆批判中醫不科學,中醫不能治病。

讓全科室的人都對中醫有了不好的看法。

這就是這些麥國媒體和背後金主的險惡用心,透過否定中醫一部分能力,在編造中醫是是非非的理由,讀者就會根據這些理由全面否定中醫。

這種心理行為叫成為聯想思維,在後世它有一個專用的網路名詞叫做“腦補”。

而對於操控輿論經驗豐富的大漂亮國,想將讀者的思維引導到他們想要的方向,簡直就是再簡單不過了。

更何況曹清平對面的小年輕就是留洋歸來的高材生,更是就吃這一套。

為此曹清平和對面的小年輕爭吵了好幾次,他就不明白,自己就是從小得病看的中醫,怎麼到他嘴裡中醫就不能看病了呢。

然而每當曹清平有自己的親身經歷反駁他的時候。

對面的小年輕就會說:“中醫就是不科學,西醫發現癌症才二百年的歷史,中醫就敢說自己能治療癌症,這不是騙子,這是什麼,中醫也就治療一下您那點小毛病,你看看中醫治療過什麼大病沒有,癌症、糖尿病、白血病、尿毒症、肝硬化這些大病中醫能治療嗎?”

這幾天的爭辯每當曹清平被問及這些時候,就變得諱莫如深了,畢竟自己也不懂得中醫,也不知道中醫能不能治療這些病症。

今天曹清平如同平常一樣,一杯茉莉花茶已經沏上,自己走到報紙架前拿起一份陽光日報,回到座位觀看起來。

作為中國的小百姓日報,陽光日報自然是機關工作人員必看的報紙。

曹清平端起內壁已經掛滿了茶垢的茶杯,輕輕吹了吹了茶杯的熱氣,小小輕嘬一口茶水,放下茶杯,拿起報紙輕輕抖動兩下,開始了每天的閱報生活。

當翻開看完頭版,翻看起第二頁的時候,曹清平就被二版頭條名為《癌症為什麼叫癌症》的標題給吸引住了。

三天前,孫教授找到王所長,這件事就被高度重視起來。

第二天,五所院校課題組的負責人就乘坐飛機一同到了京城,在會議上,制定了中醫腫瘤的科普宣傳方桉。

各所聽見此事也是義憤填膺,都說要發動自己的能量,要和麥國媒體好好打一場宣傳戰。

而第一槍選定的就是黃素的這篇文章,主陣地就是有小《百姓日報》之稱的《陽光日報》,以此來彰顯其的權威性。

當曹清平將這份報紙看完,多日的壞心情一掃而空,看著對面的和自己對線了好幾天的年輕同事,挑釁的問道:“小張,最近聽你天天聊癌症,我就有一個疑問,癌症為什麼要叫癌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