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7 五遲、五軟(求收藏、評論、推薦、月票、投資)(第1/2頁)
章節報錯
盧燕經過三天的針灸治療和中藥調理後。
B超顯示,原本已經停止發育的胎兒又有了發育的跡象,盧燕的病情也進入到了平穩期,接下來就是繼續服用黃素的開的中藥調理,配合針灸共同治療。
婦產科也會定期進行B超檢查,持續觀察胎兒的發育情況,為中醫治療方案的調整,提供最直觀的情況。
耽誤了一個星期的時間,黃素帶著那日松、何慧才來到兒科報到。
三人一進兒科主任的辦公室,阿古達木就熱情地接待了三人,與婦產科冷漠無視、陰陽怪氣的態度截然不同。
“歡迎中醫科同事轉科到兒科。”阿古達木熱情挨個與黃素三人握手,隨後問道:“盧燕的病情現在怎麼樣了。”
黃素簡單地給阿古達木講述了盧燕這些天的病情的變化和治療方案,畢竟以後可能要用到兒科。
阿古達木靜靜地聽著,時而點點頭。
“病情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就好,這可是我們醫院首例多學科綜合會診和中西醫聯合治療的案例,現在全院都在盯著這個案例,黃素你可要謹慎再謹慎呀。”阿古達木看黃素剛進醫院,有意提點兩句,這種做成了就名利雙收的事情,不知道背後有多少雙紅眼在盯著。
“謝謝你,阿古達木主任。”黃素能聽出對方的提點,心中還是非常感激的。隨後詢問道:“阿古達木主任,你看我們由那位兒科的醫生帶。”
阿古達木道:“黃主任的醫術在婦產科是有目共睹,三位就由我親自帶。”
“我的想法是,這一個月裡兒科有棘手的病人都會邀請中醫科一同會診。”
黃素謙虛道:“那以後就麻煩阿古達木主任了。”
阿古達木搖手道:“以後兒科才是要麻煩黃主任了,今天就有兩名棘手的患者,還請黃主任一同會診。”
黃素沒想到事情來得這麼突然,沒有給他一點的反應時間。
說著阿古達木就帶著黃素三人直奔門診樓,一邊走一邊介紹兒科的基本情況。
以前市醫院兒科只分兒內科、新生兒科和小兒內科。
這不明年要升三甲醫院嗎,對兒科進行了更細緻的劃分,增設了呼吸內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泌尿內科、腦內科等七八個科室,並從內科抽調出了一批骨幹醫生,今天新招的醫生很多都要補充到內科去。
阿古達木介紹道:“我們今天會診的第一名患者名叫張濤,今年三歲,因大腦發育不全,出現智力低下,行動不便等症狀。”
“以前病人在腦內科,現在兒科增設了腦內科後就把這名患者轉到我們這裡。這種病至今我們也沒有好的治療辦法,這不就想請黃主任從中醫科的角度看看。”
來到兒童腦科,阿古達木敲了敲門,帶著黃素三人走進門診。
門診裡,坐著一名五十歲的醫生,和一名懷中抱著小男孩的婦女。
小男孩靜靜地趴在媽媽的懷裡,腦袋彷彿沒有支撐地癱軟在媽媽的胸前,嘴角流著口水,雙眼沒有焦距地望著前方,本是對外界最好奇好動的年紀,然而小男孩卻沒有一點反應。
阿古達木向中年醫生介紹道:“秦醫生,這位就是前來會診的中醫科黃主任。”
秦醫生從桌子後面走出來,熱情地握住黃素的手道:“黃主任的醫術早有耳聞,今天終於得見真人了。”
黃素謙虛道:“秦醫生客氣了,大家相互交流,我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多多學習。”
秦醫生向患者家屬介紹道:“張濤媽媽,這位是中醫科的黃主任,我們試試從中醫的角度,看看如何治療你兒子的疾病。”
望了一眼張濤媽媽的身上,黃素看見盧燕丈夫的影子,一樣的麻木,疾病摧殘不僅是患者本身,也同樣摧殘著患者的家屬。
黃素與張濤媽媽面對面坐下道:“張濤媽媽,您說一下孩子的病情?”
張濤媽媽一邊哭泣,一邊講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