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安排(第2/2頁)
章節報錯
實在不行,這不是還有三哥嘛,印度大陸可是世界聞名的產糧地,只要將此地收入囊中,隨著科技的進步,滿足十幾億人的胃口應該不成問題。
若是還不夠,美洲大陸加上澳洲夠不夠?
糧食問題終歸會得到解決,只要地盤足夠大,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
說到美洲,李冥一直想去美洲取回土豆和紅薯的心願,卻夭折在了中途,並不是說李冥不願意去,而是,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往返一次美洲,據李冥估計最少也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因為,這是第一次去,一切都不熟悉,還需要進入西伯利亞的茫茫冰原之中,再越過相連的群島進入飛地阿拉斯加,這還沒完,進入美洲後,還要尋找土豆紅薯等作物的種子,並保證它們安然無恙的回到中原。
這途中一旦發生意外,其他暫且不論,單單是花費巨大功夫帶回的種子是否還能存活都是個問題,所以說兩年還只是一切順利下,若是,有一點意外四五年也不是不可能。
李冥不可能扔下道家不管,獨自一人出發前往美洲,找回土豆紅薯種子的任務只能交給嬴政了。
當然,李冥也不是沒有任何準備,他根據前世殘留的大概印象,為嬴政畫了一副似像非像的世界地圖。
好在,隨著修為的提升,李冥前世的記憶愈發深刻起來,畫出的地圖大致並無錯誤,只是,距離實在不好把握,李冥就乾脆沒有畫出來。
沒辦法,李冥前世又不是學習世界地理的,能做到這種地步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隨著道籍的普及,基本斷絕了那些想要冒名頂替,用道家名義斂財之人的路,秦法是出了名的嚴厲,雖說,嬴政已經在有意削弱秦法中嚴酷的懲罰,但其宗旨卻沒有發生變化。
古代人口流動性極弱,很多人一輩子都生活在一個地方,即便現在有了氣車等機關科技造物,但這些東西現在還未普及民間,現存的氣車基本都是軍用,對於百姓日常生活並無太大改變。
在籍貫制度的管理下,一個郡縣內任何人口的流動都需要獲得批准,更別說,道觀的開設首先就需要經過地方政府畫地,這種情況下已經不可能有人冒充道家弟子的身份開設道觀進行斂財了。
道籍對於道家而言,並不是只有好處,同樣存在壞處,因為,如此一來,道家的大致情況基本都在秦國掌握之中。
只要,門中弟子離開太乙山首先就需要辦理道籍,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套上一身道袍就能對外宣傳自己是道家弟子,
這其實也是李冥有意為止的事情,因為,道家現在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甚至,已經動搖到嬴政對秦國的掌握了。
因為,道家現在已經不僅僅只是一個簡單的宗門或者百家學閥,而是,一個集合了經濟、政治、學問等領域為一體的龐大勢力。
首先經濟上,道家背靠“高速公路”掌控天下來往的交通樞紐,又有酒和茶這兩個暴利行業,還有曆法的最終解釋權,什麼天下首富,在道家面前都不值一提。
若不是如此,李冥又怎麼有信心,僅靠一家之力就敢在灣灣島上大興土木。
負責建設的百越勞工雖然不需要太多的額外花費,但最基本的生活物資還是要保障的,況且,後面還需要這些人留在灣灣島落戶,自然也不可能一分錢不給,一個月最少也要給個幾百一千文意思一下。
政治上,白鹿書院雖然已經建成,但,太乙山的下院仍舊是秦國官員進修的不二之選。
原因無他,當下院內第一批弟子出山後,整個秦國上下幾乎為之一振,這些人兼具各種知識於一身,同時,還因為道家的規定,畢業前需要遊歷鄉野,眼界上同樣不缺。
至於武力值就更不用說了,現在武人的地位,特別是修煉出真氣的武人地位,遠在純粹的文人之上。
再說,秦漢本就尚武,這個時代的文人那個不是上馬能殺敵,下馬能賦詩的文武雙全之人。
可能也就是法家的人在武力值這方面稍微弱一點,比如:韓非和李斯,申不害和商鞅等……
其他百家之人,那個不是腰懸佩劍,講理講不過就拔劍而對,當場上演全武行的人物。
儒家的儒生在這方面更是不遑多讓,現在的儒生可沒有進化成後世軟弱無能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在孔聖的影響下,這些儒生一個個都是武力值爆表的人。
畢竟,“範馬”孔子可不是白叫的……
有孔子這個先例在,基本上沒有人敢在武力值上看輕儒家。
種種原因加持之下,沒能順利晉升上院的弟子,除了一些想要繼續留在道家修行的人外,幾乎都進入秦國朝堂之中。
這些人對於現在的官吏而言,簡直是全方位的碾壓,而這些人因為都是道家一系的人,天生在嬴政心中就有好感,加上已經確定未來必定登上皇位的扶蘇同樣是道家下院出來的弟子。
這些人的升官速度就可想而知了,所以,道家對於秦國朝堂的影響力絕對不是現在表現出的這般簡單。
至於學問,道家本就是諸子百家中的一員,著名的黃老派思想就是道家的分身,陰陽家、儒家、墨家等等……
後來出現的百家,其實都或多或少受到過道家思想的影響,甚至,儒墨之前的楊朱興盛之時,同樣一個勁將自己的來歷傳承不要命的往道家身上靠。
只是,因為當時道家先賢莊子堅決反對此事,將楊朱打入另類學派,最後導致百家群起而攻,莊子更是親手給楊朱學派補上最後一刀。
如果不是李冥和嬴政的關係在那裡擺著,加上李冥一直以來都在盡心盡力的幫助嬴政鞏固大秦的統治,換成其他人,秦國的虎狼之師早就堵在門口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