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對於張懷義“老鼠”的賊性,張靜清也並非完全否定,在傳授雷法之時就曾言明,張懷義心中有賊,且賊不見光,主意最正,膽子最大卻也最小,可這並非完全都是壞事。

反而,點明張懷義,這就是他的特點、他的工具,若是利用的好卻也不乏是一件好事,其中利弊皆有,日後如何運用,最終是優點還是缺點,是好是壞就要看他自己了。

其實,無論是張懷義還是張之維,他們的問題殊途同歸,都是如何為人,如何處事,如何修身修心修道。

老老天師張靜清正是一眼便看穿問題本質,因材施教,透過不同的方式讓他們認清自身問題,引導二人走上正道。

張靜清為了徒弟當真也是操碎了心……

不過,張靜清的努力並沒有白費,縱觀天師府門下弟子,皆是中正之人,師兄弟和睦恭謙,上下一心,能在亂世到來之時,以舉門之力下山,也能在盛世之時,回山修身養性。

雖說張懷義因為種種原由捲入甲申之亂,算是小瑕疵,可觀其一生也不曾造惡作孽。

若張懷義當真行差踏錯,張靜清即便再護短,又豈會不遺餘力想要將他保下。

由此也能看出,張靜清對門下弟子言傳身教,用心之深,當真是師者表率。

比起張之維和張懷義二人,張靜清對於田晉中則主要集中在解惑上面。

田晉中不同於前者,其本性純真,重情重義,雖資質比起二人略顯中庸,但這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比起前者,田晉中更能看清自身,雖說修為一直落後於兩人,但卻一直未曾被二人拉下太遠,能憑藉中庸的姿勢,趕超世間大部分天才,可見張靜清的教導何其成功。

而當,田晉中因張懷義的事情,深陷困頓迷惑之中時,張靜清又及時出現替他解開困惑。

如若不然,當田晉中四肢被毀,經脈盡斷,對於人生、未來皆失去所有希望,若論對生命之困惑,對未來之迷茫,誰又能與其相比。

正當田晉中對生命失去希望之時,老老天師及時制止,並且為其解開心中困惑,一句:“熬不住的時候,那正是修道之時。”讓田晉中當場放棄自裁的想法,選擇繼續活下去。

或許,我們覺得他七十餘年只為隱藏一個秘密,日夜殫精竭慮,不敢入眠,如此活著簡直就是煎熬,可能離開這個世界,將心中的一切盡數帶走,對他而言才是真正的解脫。

當龔慶從田老記憶中得到關於甲申之亂的記憶後,想要放田老一馬,田老卻選擇一死,可見他之前的日子並不好過。

但就是如此,田晉中卻依舊因為老老天師那句“熬不住的時候,才是修行之時。”一直忍受著這種煎熬足足七十餘年,其中艱辛不足與外人道也。

李冥之所以選擇今日為眾人講解《風雲》,除了要告訴張懷義一些事情外,也不乏想要藉機點醒二人。

……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