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入道典(第2/2頁)
章節報錯
之所以如此,只因這次的入門弟子中有一位身份極其特殊的人。
秦國大公子“扶蘇”!
李冥當初得知嬴政要將扶蘇送入道家時,對此也驚訝萬分,本想親自前往咸陽勸諫,可後來仔細想了想,又覺得此事並非什麼壞事,而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道家已經選擇徹底與秦國繫結,既然如此,扶蘇的到來自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其他暫且不論,最起碼,在李冥的眼皮子底下,就不信扶蘇還能落得歷史上自裁的下場。
對於扶蘇的到來,不管是李冥還是嬴政都沒有對外大肆宣揚,甚至道家內除了個別高層外,沒有人知道扶蘇的真實身份。
扶蘇作為帝國大公子,近日突然毫無蹤跡,加上李冥的身份早已被這些人探查清楚,所以,這才有了勳貴子弟加入道家的事情。
就算扶蘇的去向他們沒有猜中,但僅憑嬴政對待李冥的態度,這些人就敢肯定只要有道家弟子這個身份,其他暫且不論,日後進入朝堂也會比其他人更容易得到嬴政的關注。
這也是為什麼勳貴們願意逼著自己兒子侄子拜入道家最重要的原因。
“道家起源於上古時期黃帝……”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
“這句出自《大學》的名言,願諸君共勉之。”
“進入道家,無論你們在世俗中是何身份都將被一視同仁,無論王公貴族,還是皇子貴胄,平民百姓,這些身份都將煙消雲散。”
“你們只有一個身份,道家弟子!”
“世俗的規矩不再適用,在這裡你們只需要遵守道規,學習道禮。”
“聽明白了嗎?!!”
李冥站在臺前,看著下方上千面孔,這些人未來會成為道家下一代的接班人,他們的教育自然是重中之重。
李冥等道家高層也為這些弟子制定了一套區別於世俗的教育,他們不僅僅要學習武藝、道家思想,還要兼修歷史、格物、數學等等數門功課。
務必要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也是李冥努力爭取後的結果。
其他百家想要一次性為下面弟子教學這些內容或許有些困難,但對道家來說這些都不成問題。
歷史,道家自身就是一本記載華夏數千年變遷的史書,從三皇五帝到夏商周春秋戰國,道家無不是參與者之一,即便是史家對上古時期的歷史也沒有道家瞭解的深。
數學,道家每年都需要幫助七國計算曆法,選出適合春耕秋收的時間,這方面自然不會太差,而且,門中還有許多突破無望選擇研究其他方面的長老,這些人在自己研究的方向都是一方大佬。
……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