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富饒的印度大陸(第2/2頁)
章節報錯
三哥不就靠著印度大陸肥沃的土地養活了十幾億的人口,要是將這片大陸交給種田屬性點滿的中原百姓,就算是在古代農業技術不完善,養活兩三億人應該不成問題。
這只是最低預計,若是加上曲轅犁等能提升糧食產量的工具,占城稻等高產作物,這個數量估計還要再翻一番不止。
李冥已經決定,等秦國一統後,就以道家的名義出一本“西遊記”,只是,這本西遊記跟原來的西遊記可不同。
不會將西去的路途寫的困難重重,途中還要遇到各種危險,路過的國家也沒有幾個富裕的。
而是會像“馬可波羅遊記”那樣,將印度描繪出遍地黃金,美女,生活在這裡的人完全不需要擔心填不抱肚子。
這裡的稻穀一年三熟,只需要隨便撒些種子過些時日便能收穫足夠一年食用的食物,生活在這裡的人每天就是吃飯睡覺打細君。
反正,怎麼美好怎麼來,能夠勾起人們心底的貪慾就行。
就像當初闖關東那般,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進砂鍋裡,讓無數人蜂擁而至,爭先恐後的進入東北大地一般。
再說,李冥也並未信口雌黃,印度大陸因為其特殊的氣候的確能做到稻穀一年三熟。
至於黃金,印度最不缺的就是黃金。
中原百姓到了印度,那印度人該怎麼辦?
這就不是李冥需要考慮的問題了,只要,自己家的百姓能吃飽穿暖,誰還管得了這些人,到時候是殺是留,就看嬴政的心情了。
實在不行也能讓這些人為大秦帝國的建設盡一份“綿薄之力”。
修城池,修軌道,這種事情就勞煩他們去做了。
至於反抗?
可能是因為食物獲取太過簡單的原因,生活在印度大陸上的人,似乎並不怎麼反對其他人的奴役,反正再怎麼樣都不會餓到肚子,所以,自古以來印度都只有被侵略的份。
提到軌道,李冥就不由想起做完與嬴政秉燭夜談時,嬴政口中提起的“氣車”。
此車非彼車,乃是公輸家仿照墨家的機關白虎,加以霸道機關術的機關蛇改造而成,公輸仇正是這個“氣車”的主要設計建造者。
李冥曾在和嬴政閒談之時,偶爾提起過關於蒸汽火車的構想,可能是嬴政曾與公輸仇說起過此事。
公輸仇造出的氣車與李冥所知的蒸汽火車非常相似,都是行駛在軌道之上,只是,因為鍊鐵技術的欠缺,軌道暫定為木質和青銅糅雜的軌道。
公輸仇在秦少府實驗此車時,就發現木頭與青銅製成的軌道非常不耐用,經常出現各種問題,每隔一日便要進行維修。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