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博雅羅便是這樣打算的。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不能這樣打算?

這便是科學部部長表層彙報之下所隱含的意思。

趙長星陷入了沉默與思考之中。不知道過了多久,他才嘆了口氣。

“這個戰略太過重大,我無法短時間內做出決定。再說,現在時間還早,我們距離發展到以一對抗十幾的程度還有很長時間。晚一點再說吧。”

需要趙長星思考與權衡的方面確實有許多許多。

譬如,趙長星一直所倡導的便是和平與發展,這種觀念在文明之中也深入人心。但現在,如果為了更好的發展就去侵略其餘文明,這是否與文明的基礎相違背,是否會動搖文明根基?

如果人類文明也那樣做了,那麼,人類文明與風暴文明還有什麼差別?

這大概可以算是另一種形式的作繭自縛。

就算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戰爭的勝負如何確定?如何便能確定勝者一定是己方?失敗了怎麼辦?就算最終勝利了,慘勝怎麼辦?傷亡如此之多的人口,是否會在文明內引起混亂?

最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文明鬥獸場”這個猜測雖然已經被否定,但,那個未知的超級文明究竟為何將如此眾多的低階文明投入到鐵血星雲,仍舊是一個未知數。己方如果去而復返,是否可能引發某種未知的麻煩?

潛在的收益足夠支撐人類文明去冒這個險嗎?

需要思考與權衡的問題,實在太多太多了。

科學部部長並未奢望此刻便能得到確定的答案。至少,趙長星沒有直接否決,而是說要慎重思考,這個結果已經不能算壞。

趙長星選擇暫時冷處理這件事情,但此事在文明之中還是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原因很簡單,這種事情根本是瞞不住的。任何一個具備一定科學素養的人,哪怕只是學生,只是普通人,都能從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之中,察覺到融合了風暴文明之後所給文明帶來的變化。

對於這種討論風潮,趙長星也並未採取手段壓制。他只是旁觀著,沉默著,讓其自由發展。

因為便連他自己都沒有下定決心未來會怎麼做。

時間悄悄的流逝著,轉眼間便是上百年時間過去。有了這百年光陰的消化與吸收,原有的,屬於風暴文明的科技體系,終於完全而徹底的融入到了人類文明的科技體系之中。

而這些成果,也真實的呈現在了人們面前。

首先是基因科技。最新型的,可以大規模廣泛應用的完善基因改造技術,將人們的平均壽命提升到了600歲以上。

其實從根本上來說,人類的身體構造根本就不適合活這麼長時間。十幾歲便性成熟,開始養育後代,活到三十來歲便死去,才是這具身體的最佳使用方式。但科技的發展硬生生的改變了這一切。

這在造成壽命極大提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後患。因為壽命太長,各種各樣古怪的,以往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基因疾病開始層出不窮的湧現。但幸好,這些疾病都尚且在控制範圍之內,無法影響到人類整體。

只是人類的醫學界還得要繼續忙碌,繼續研究下去了。

除了基因科技之外,最明顯的提升便是飛船製造工藝。以百年時間來衡量的話,現階段人們所能製造的飛船,無論是整體結構,還是各種效能,譬如能耗,推重比之類,都有了極大的飛躍。

但這還不至於讓人們突破“金星”級飛船,建造出更超出一個等級的“地球”級飛船的地步。因為基礎科技並未實現足夠大的突破。

第三個最大的提升,出現在了人工智慧領域。

超級計算機的算力與可靠性再一次得到了巨大提升,人工智慧承擔起了更多的工作。廣泛意義上的無人工廠——只需要一些維護者即可,完全不需要工人勞作的工廠開始大批次出現。所帶來的後果便是,所生產產品的品質更為穩定,產量也極大提升。

在這個階段,人類文明終於廣泛實現了從體力勞動者向腦力勞動者的全面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