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長安豪俠(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個說法雖未得到段思文同意,但也無人反駁。
畢竟沒找到任何主謀的線索,那幾個劫匪的開口白牙,自然作不得真。
院子裡熱鬧,李承乾做主,在院中支了篝火,而後又從外買來些豬羊雞肉,架在篝火上烤了起來。
他帶來的糧食裡,多是土豆玉米紅薯這樣的新型作物,從中取了一些,也架到火上烤一烤。
孩子們見有吃的自然高興,李承乾便與馬周、段思文兩人,就著烤肉等食物喝起酒來。
幾杯酒下肚,三人自然是相互笑鬧起來,說著說著,馬周便提起前兩日段思文哭鼻子這事。
李承乾與馬週一番取笑,將那段思文逗得直搖頭。
紅著臉兒,段思文嘆氣道:“和孩子們混了這麼久,多少總有些感情,乍聽得孩子出事,我這心裡,當真是……”
他說得情真意切,倒是叫李承乾與馬周頗為動容。
李承乾將酒罈子一揚,敬了口酒:“段兄仗義疏財,救貧扶弱,這一點,我是極佩服的。”
他這話沒有含半點水分,段思文這個人,的確有極強的個人魅力。
一個生長在京師的富家子弟,願意耗費家財豢養這麼多流浪孤苦的孩子,這樣的人,本身叫人敬佩。
而且他身處遊俠圈子,個人品行上卻沒什麼汙點,除了要些臉面,好爭些虛名之外,全沒有其他遊俠的諸多壞脾氣。
要知道,長安城的大小遊俠裡,有不少人是慣做那些偷雞摸狗,恃強凌弱之事的。
遊俠本就是一個視規則於無物的群體,他們渴求灑脫,藐視法度,自然常會做一些觸犯律法,折損他人的事情。
而段思文就不一樣,算得上奉公守法,更兼有古道熱腸。
這麼多流浪兒,他在物質上提供幫助,同時還願意躬身教導,讓這些孩子不致走上偷雞摸狗的歪路。
段思文對李承乾的恭維,倒顯得很客氣:“我這也是少年時受了遊俠的恩德,才會走上如今道路……”
他仰起頭來,一副回憶過往的姿態:“那時候長安城戰火紛飛,我在逃難時與家人走散,幸虧得了遊俠相助,才苟且保住性命。自那時起,我便崇拜起遊俠來,覺得這樣的人生,當真瀟灑快意。後來戰亂結束,天下承平,我便開始習練武藝,結交豪俠,立志成為長安城裡數得上名號的遊俠……”
“戰火紛飛?”李承乾愣了一會兒,才略略想起,依段思文的年紀,少年時也不過十多年前,那時候正是隋末大亂的時候。
他又舉了酒:“少年時經歷亂世,仍能秉持這份赤子之心,段兄對得起俠之一字。”
“哈哈哈……”段思文大笑起來,仰了脖子灌了口酒,他放下酒罈時,眼裡已有了些醉意,“高公子……你覺得何所謂‘俠’?”
“俠?”
李承乾從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他只好將腦中依稀殘存著的記憶拋了出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聽到這話,段思文愣了住,他臉上的醉意似乎是瞬然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副由迷惘到深思的表情。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他口中呢喃著,眼中似有光芒在閃耀。
“好!”
再抬起頭時,段思文臉上洋溢了豪氣:“為高公子這一句話,當浮一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