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自然不明白,為什麼溫彥博會如此激動。

此刻的李承乾,在溫彥博眼裡,那簡直就是救世明主一般光芒萬丈。

要知道,大唐印書的成本之高,難度之大,耗費時日之長,遠非一般人能承受。

尋常文人,想要出書,多是僱人手抄。

而想要印製書籍,先得製作雕版,這已是一筆極大的開銷。

而後,又要附上油墨紙張,這又是一大筆費用。

所以即便只印上很少的一批,印書的成本也絕非尋常人能承擔的。

像溫彥博這樣的朝堂重臣,要出書著述,那也是要耗盡家財的。

而一些條件差一些的,窮盡一生,寫下無數著作,但最終都因囊中羞澀,而未能付梓面世。

一個研究學問的人,最大的夢想,就是讓自己的學說著述,能傳揚天下,為仕人所推崇追捧。

而這一切的源頭,就是得將其印成書本。

在知道李承乾掌握了低價印書的訊息後,溫彥博激動地幾宿都沒閤眼。

他一直在心中期盼著,將自己幾十年寫就的文章,全都拿出來刊印成冊,發行天下。

這些文章早已整理好了,隨時都能交稿刊印。

但從那日朝堂上了解低價書本之事,到得今日,其實已過了有近兩個月。

這兩個月裡,溫彥博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印書之事。

但無奈的是,他要臉啊!

這剛剛在朝堂上痛斥太子,扭頭就找人家幫忙,給自己出書立述……

這種事,程咬金那些個武將幹得出來,但他溫彥博可是個讀書人,是要臉的!

這兩個月裡,溫彥博無數次鼓起勇氣,但最終都因為臉面問題,而又放棄了。

他總是在想,再拖一陣兒,再等幾天。

等到太子將上次朝堂彈劾的事情給忘記了,或許……或許再開口,就不那麼難堪了。

但這一等,便等了兩個月。

而近些天,太子印製的第一批書籍終於面市,所有讀書人都知道了書籍降價的訊息。

於是乎,溫彥博的那些文壇老友,紛紛找到溫府了。

世人都知道這書是太子印出來的,自然也能想到,太子掌握了降低印書成本的辦法。

這些老東西,自然都是來求溫彥博,求他們代為引薦,要太子替他們印書的。

這下,溫彥博可不敢再等了。

這學問人出書立傳,也是要分個先後的。

早出一天,早些面市,便能早被仕人學子看到,便在學子心中紮了根。

這讀書人整日研究的無非經史子集,經常有意見觀點相同的時候。

而一旦兩人有同一個觀點,對某件事,某個言論有了相同的研究結論,這個研究成果究竟該歸誰呢?

自然該歸最早將這成果刊印出來,讓大眾看見的那一人。

見身邊好友都想找太子印書,溫彥博才猛地恍悟,太子那技術,可是個稀罕寶貝。

再不趕快上門求人家幫忙,等那廉價書本的訊息傳遍全大唐,還不知有多少人要求上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