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言官領袖(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承乾從沒有想過,溫彥博會親自找上自己。
雖然一心想借助言官將高管事的供狀上交天子,但李承乾可從來沒敢打過溫彥博的主意。
他的計劃,是先透過市井流言,吸引言官注意。
而後,再引誘言官去調查那幾個劫擄女童的賊人。
那夥賊人,李承乾已經交代過,他們會老老實實地將高管事的相貌與重要特徵告知言官。
而後,高管事會“湊巧”地在言官跟前晃悠,而且還大搖大擺地佩戴著那金扳指。
順理成章地,高管事會被言官“抓”個正著,逼問之下,高管家心生膽怯,將李佑吩咐他劫擄幼女的事兒,統統交代出來。
如此一來,這位言官便在李承乾的佈局之下,“獨自”探查出了李佑的罪行。
而後,言官一定會將此事上報天子。
而李承乾從頭至尾都沒有露面,與這事之間幾乎沒有關聯,自然也不會被牽連懷疑上。
這個計劃,看起來天衣無縫,但最為關鍵的是,那位言官,得是個耿直的蠢人。
因為這其中還有不少漏洞,比如高管事的湊巧出現,又比如李承乾的“屬下”曾參與抓捕賊人。
這樣的漏洞,旁人應該看不出來,但身為第一經手人的言官,應該是能瞧出些許端倪的。
除非他是個蠢人,蠢到被功勞衝昏了頭腦,再顧不上思考他會不會被有心人利用了。
很顯然,溫彥博並不不符合這個條件。
他雖然耿直,但算不上固執,這一點,當初在朝堂控訴李承乾時,已展現了出來。
更何況,溫彥博無論如何也與蠢這個字眼,扯不上關係。
而且他身為御史中丞,本就是言官中的魁首領袖,又經歷過數次朝堂風波,黨爭經驗豐富。
這樣的人,是有一定可能,看穿李承乾所玩的把戲的。
李承乾不想與一個朝堂老臣比權謀手段,他寧願等,等一個蠢一點的言官出現。
但等了許久,居然沒有一個言官對這事感興趣。
反倒是溫言博主動找到了東宮來。
溫言博來到東宮,李承乾第一時間便想到了那市井流言。
他生恐溫彥博瞧出流言出處,找自己問罪來了。
但定下神一想,若是僅憑城中一些摸不著影的流言,就能查到他李承乾這裡來,那也未免太誇張了。
於是他放寬了心,打扮一新後來到了大殿。
殿中溫彥博正在品茶,李承乾進殿之時,溫老頭兒已站起了身。
他的態度,看上去倒很恭敬。
雙方見禮時,溫彥博的腰彎得極低,倒叫李承乾有些受寵若驚了。
這畢竟是君臣之間相對平等的大唐,雖然身為太子,但斷也沒有讓一個朝中老臣躬身行禮的道理。
雙方坐定之後,李承乾道:“不知中丞大人前來,有何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