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無奈苦笑,正準備開口阻止,馬周已提前開口:“別急,這事得慢慢來,不要叫人看出太子有意針對燕王。”

李承乾讚賞地點頭,而後又問段思文:“各路言官如今是什麼狀況?”

段思文手下的流浪兒,最近正在緊盯著京中言官,想看看他們對這次事件,有沒有什麼反應。

這是李承乾最關注的重點,只有讓這些言官主動去查,他才好安排後事。

但叫他失望的是,段思文只是搖搖頭:“倒是有監察御史曾注意過這事,但在和百姓打聽一遭後,便因這事不涉官場,就沒再關注了。”

聽得這訊息,李承乾有些失望。

雖然言官的主要職權,是監督百官。但長安城中熱議的事兒,他們總該留個心眼,去查一查的。

李承乾打的主意,就是有個別愛管閒事的言官關注此事。

但顯然,目前還沒有哪個言官有這份閒心。

他灰心地擺了擺手:“接著盯哨吧!還有,那高管事怎麼樣了?”

段思文立馬道:“那老東西倒是老實了,只一味求咱們放他家人一條生路……”

李承乾點了點頭,這高管事若願意配合,他能省去不少麻煩。

“高公子,還有件事兒……”段思文又接著道,“那陰弘智,最近沒事還老往溫府上跑呢!”

“哦?”

李承乾輕笑一聲,這陰弘智倒是心大,這時候了,還惦記著要與溫府結親的事兒呢!

他笑問道:“你可知道,溫府對這件事的態度如何?”

段思文哈哈一笑,略帶戲謔道:“我猜是不大願意的,那溫府的門子對陰弘智似乎不大上心。每回陰弘智前去,只懶洋洋開了半扇側門,也不怎麼搭理陰家的僕從車伕。”

溫彥博是御史中丞,也就是言官的領頭人,段思文在溫府門前,也部署有人盯梢望風。

李承乾好奇問道:“人家這般不待見他,陰弘智還腆著臉上門麼?”

段思文大笑著:“可不是嘛!陰弘智對這事似乎很用心,隔三岔五就要去一趟的……”

他又嘟囔著:“也不瞧人家溫家來往的都是些什麼人,李佑一個蔫壞的胚子,溫家人怎麼看得上他?”

“哦?”李承乾隨口問道,“這溫府訪客很多嗎?”

段思文抬著眉頭,直點頭:“是的哩!好些個讀書人,老的少的都有,沒事就往溫府跑……我看裡面,還有些人地位不低呢!”

“此話怎講?”

段思文煞有介事道:“那陰弘智每回去,門子都愛答不理,可有幾次,去了幾個老學究般的人物,那溫府對他們可是客氣著呢!門內管家都親自出來恭迎呢!”

老學究……溫彥博是讀書人,在文壇也頗有些名聲,想來這些人也多是些大儒學者。

李承乾將這事放下,眼下言官那邊沒動靜,他也不好再做動作。

他只好再看向馬周:“那報紙的事兒,忙得怎麼樣了?”

馬周點點頭,自通道:“第一版的稿子,已經選好了,就等著抄寫出來,好交到工坊那邊印刷了。”

他想了想,又問道:“那女童的事,咱們當真不在報紙上登一登嗎?”

報紙馬上就要開售,李承乾與馬周都認為這新鮮東西定會受到長安城的追捧。

若利用報紙的影響力,定能將那女童事件傳遍長安。

只要影響力足夠大,鬧得闔城上下爭相議論,那言官一定會聞風而動,對此事大加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