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新門路(第1/2頁)
章節報錯
有關新式紙張品質低劣的流言,傳了幾日後,慢慢便也沒了聲響。
因為越來越多的人已透過各個店鋪,親自購買了新式紙張。
大唐畢竟還是窮人多,買不起貴的,只能買那些所謂“價廉質劣”的新式紙張。
但買回去一用,這些人驚奇地發現,那些所謂“新式紙張品質低劣”的說法,壓根就經不起考驗。
這紙張品質,比之那些價格貴上無數倍的舊式紙張,還要更好一些。
於是乎,百姓們漸漸放棄了舊式紙張,改用新式紙張。
而在這之後,關於紙價,又有了一個新的說法。
說是這舊式紙張,品質雖然不濟,但卻是身份的象徵。
那些名貴的瓷器,本就不具備實用價值。但其價格,卻比人們日常用來吃飯的陶瓷碗碟要貴得多。
所以,這舊式紙張價格高昂,尋常人買不起,只有最最高貴的讀書人,才享用得起。
這般傳聞,自然是那些大的店鋪,那些世家貴族丟擲來的。
他們眼見競爭不過新式紙張,便只好抬高舊式紙張的身價,妄圖將舊式紙張,當成奢侈品,當成身份的象徵,推銷給那些富戶貴族。
而就在這時候,東市裡又傳揚出一段佳話,說是當朝御史中丞溫彥博,特意駕了馬車,跑了整個東市,就是為了購買太子殿下的新式紙張。
而這段佳話,則無形中打破了“舊紙尊貴”的說法。
你說用舊紙的,都是身份尊貴的人,可人家溫大人,那可是讀書人中的佼佼者,又是朝堂上的文壇領袖。
人家可算得上是尊貴至極了吧?
結果呢?人家不也推崇新式紙張嗎?
這一下,那些反對新紙的商家店鋪,徹底傻眼了。
溫彥博是文壇名宿,他的一言一行,對普通仕子極具影響力。
現在所有仕子都已看到新式紙張的好處,舊式紙張的消亡,已是顯而易見的事了。
若再抱著舊式紙張不放,他們只能接受倒閉關張的結局了。
……
溫彥博說李承乾心繫蒼生,不想徹底逼死各大文墨商人,這話倒是不假。
但李承乾選擇與商人合作,而不自己開店,並非全為了別人。
他倒是想自己開店掙錢,但生意總要有人打理,他手上並沒有那麼多人手。
再說要想影響整個大唐的紙張價格,單靠自己開一家店鋪,是很難完成的。
既然降低紙張價格的大話都放出去了,他也只好舍些利潤,將這事下發到普通商人手中。
“殿下,東市那邊,又有幾家商鋪願意與咱們合作了!”
胖太監劉全屁顛屁顛地跑進東宮正殿,喜滋滋道。
李承乾正在一張大紙上圖圖寫寫,擺著手道:“不急,先晾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