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坊市分明,除了因地理原因專事酒樓旅館行當的平康坊外,其餘裡坊只能作為安家之所,不允許進行任何商貿行為。

而東西二市,則是朝廷規定的交易集市。

全城百姓,想要買賣貨物,添補用度,都必須前往東西二市,那裡有數之不盡的店鋪和攤販。

是以,這東西二市的繁華熱鬧,可想而知。

東西二市各佔兩坊之地,內有井字形街道和沿街店鋪,數條平直的道路將集市分為數個區域。

而專門售賣書本及文墨紙筆的店鋪,多在東市最南側。

自從東宮方面頒下合作意向後,這一片文墨市場的店鋪裡,已分了兩大陣營。

大部分中小店鋪,在聽說能與太子殿下合作,共同銷售低價紙張書本之後,都欣然同意,很快便收到了從城外工坊運過來的書本紙張。

而少有的幾家老字號筆墨行,卻高調反對與太子殿下的合作,稱太子此舉,乃與民爭利。

當然,稍懂些門道的人都能看出,這幾家反對與太子合作的店鋪,它們的幕後東家,全都是一些世家門閥。

這些世家雖然構不上五姓七望那般權掌天下,但也算是大唐社會的中堅力量。

他們對於李承乾,天然就存在抵抗心理。

是以,幾家店鋪聯合起來,共同抵抗太子殿下新發明的低價紙張,並且還向外散播訊息,言說太子如何恃權凌弱,與民爭利。

當然,說一千道一萬,紙張書本價格比人家高,顧客自是不願購買的。

於是乎,這幾家店鋪又想出了新說辭,說那太子殿下發明的紙張,乃是用劣質材料製出來的,品質檔次極低,絕不如他們手裡的舊式紙張。

這說法傳揚出去,雖未引起什麼水花,但大多數人的態度,還是暫且觀望,坐等事態發展。

這日一早,剛剛開市,一輛華貴馬車便駕臨東市,駛到了這片文末墨店鋪林立的區域。

馬車中下來一老一小兩個人,老的鬚髮已白,但身形筆挺,看上去精神矍鑠。

在那老者身邊的,則是一個正值二八年華的少女,這少女身段窈窕,容貌姣好,她穿一身素色襦裙,顯得淡雅出塵。

那少女下了馬車,便陪侍在老者身旁,她指著一家較大的店鋪朝那老者笑著道:“阿翁,雅集軒到了。”

那老者和悅一笑,緩步走了進去。

這兩人剛一進店,店裡掌櫃已一臉驚慌地迎了上去:“這不是溫大人嗎?溫大人可是咱大唐的文壇魁首,廟堂樑柱,您老竟親自前來小店,當真叫小店蓬蓽生輝啊!”

這位溫大人,乃是大唐朝堂上的大人物,御史中丞溫彥博,他的到來,自然叫那店鋪掌櫃受寵若驚。

這溫彥博不光是朝堂高官,此人博覽群書,又善於言辭清辯,在文壇也頗有威望。

今日他帶了自家孫女前來東市雅集軒,正是聽聞太子那廉價紙張業已上市,所以前來瞧個新鮮。

溫彥博是見過那新式紙張的,前陣子,他受了工部侍郎陰弘智的攛掇,曾於朝會上彈劾太子參與商賈之事。當時,太子便拿出新式紙張來,將他的彈劾無聲無息地化解了。

雖然彈劾不成,但溫彥博卻並不為此惱怒,因為那新式紙張與印刷技術,實在叫他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