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要與漢軍在河東地區決戰。

這是最佳的選擇!

曹叡沒有換帥,他依舊相信司馬懿。只不過把壓力,給足了司馬懿。

讓司馬懿放棄防守的姿態,採取進攻。

如此,才能緩解邊境的壓力。

司馬懿收到軍令的時候,也愣了很久。

沒辦法,他只能接受皇命,率軍向河東合圍。

兗州大部分兵力,也都抽調走了。

留給鄧艾的軍隊,並不多。

他需要防守漫長的邊境!

不過,作為司馬懿舉薦的新興統帥,鄧艾的能力確實不錯。

亂世出英雄。

鄧艾將成為魏軍新的領軍人物!

他有這樣的信心。

隨著魏軍的頻繁調動,漢軍也在做出相應的安排。

趙雲留下兩萬守軍後,率八萬人攻打宛城。

這一次,他有拿下宛城的決心。

魏軍大部分兵勢,已經調遣離開了。

倘若不能拿下城池,如何向殿下、陛下交代?

防守洛陽的姜維,也是一鬆。

魏軍放棄了攻打洛陽,轉戰河東。

對他來說,是好訊息。

但姜維並沒有放警惕,而是準備與趙雲聯絡,圖謀豫州。

他們兩路軍隊,加起來有十三萬人馬,面對鄧艾有足夠的優勢。

只是鄧艾作為防守的一方,天然佔據著優勢。

劉禪得知魏軍的行軍目的後,退出了上黨境界,回到河東佈防御。

他沒有在原野決戰的打算。

“魏軍來勢洶洶,必然是曹叡給了司馬懿壓力。我軍採取守勢,不給他們機會。”劉禪做出了安排。

最先抵達河東的,是曹真率領的騎兵。

五萬鐵騎奔襲,宛如天崩地裂一般。

馬超沒有應戰,避其鋒芒。

現在兩軍騎兵在馬具上,沒有太大了差距。但數量上,天壤之別。

除非能夠偷襲,否則馬超不打算硬碰硬。

在他看來,縱使一對一兌子,漢軍也是虧的。

畢竟為了養著三萬騎兵,漢室耗費的人力物力,觸目驚心。

馬超都看到眼裡。

劉禪幾乎掏空了家底啊!

這份恩情、厚愛,馬超銘記於心。

司馬懿以許褚、許儀父子為先鋒,進軍河東。

大軍浩浩蕩蕩,鋒芒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