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殺人,也是無濟於事。

“能否將江淮地區的軍隊,調遣至陳留?”王朗建議道。

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拯救魏國了。

但曹叡堅決否定了這樣的提議。

為何?

此前夏侯霸已經率領部分江淮的軍隊,退往陳留。

這時候再抽調江淮地區的軍隊,局勢一定會糜爛。

壽春已經丟了!

這也是戰略要地。

可以說,合肥的存在,就是為了保壽春。

現在江東佔據了壽春,如果魏軍沒有足夠的軍隊進行限制。

孫權可以透過壽春,東進攻打廣陵,西進攻打汝南、陳郡,北上豫州、徐州。

到時候魏軍防守哪裡?

如何抽調軍隊,防守這些地區?

魏國的兵力,就會分散到各地,各自為戰。

這是兵家大忌!

因此,魏國只能在江淮地區,駐紮足夠的兵力,將孫權抵在壽春。

放孫權出來,後果不堪設想,和丟失洛陽差不多!

曹叡思緒翻湧,最終將希望寄託在司馬懿身上。

而司馬懿也沒有讓曹叡失望!

他提出了破局的戰略,誘敵深入!

“蜀軍正籌備攻打鄴城,他們需要籌備數量足夠的船隻。”

“河內守軍,再加上曹真的五萬騎兵,已經讓鄴城立於不敗之地。”

“我軍繼續北上,堅守鄴城,沒有任何意義。攻打洛陽,也很難有結果。”

司馬懿召集軍議,與夏侯霸、鄧艾等討論當前的局勢。

“魏國要擺脫如此困境,必須做出抉擇,方向一定要明確。”

“蜀中、江東聯軍,兵勢分散,這就是我軍的機會。”

“如若繼續守著洛陽,只會陷入劉禪的節奏中,被他牽著鼻子走。”

說到這裡,司馬懿停頓了半晌,留給眾將思索的時間。

“因此,老夫決定以宛城、壽春,作為突破點,拒絕與劉禪在此對峙。”

“攻打宛城的趙雲,有十萬軍勢,只要我軍與宛城守軍配合,即可形成碾壓。”

《重生之搏浪大時代》

夏侯霸眼前一亮,似捕捉到了什麼重要的訊息。

“倘若荊州軍主將是關羽,此計或許可成。”

“趙雲為將,極其謹慎,我軍選擇他為目標,很可能被拖延住。”

“因此,我軍的目標不能寄託在趙雲的決策錯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