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冢虎之謀,引蛇出洞(第1/3頁)
章節報錯
趙雲率荊州兵馬,攻打南陽數日,不克。
徐晃也是有名的老將,自然不會給趙雲機會。
戰爭打到如此地步,基本上都是在比拼國力。
雙方都在竭盡所能。
真正的突破口,劉禪認為不在南陽,兗州也很難。
司馬懿心思縝密,不會留下任何破綻。
他堅守的城池,劉禪真的不想攻打,他已經能夠預料到損兵折將的場景。
因此。
劉禪下令,打造船隻,做出渡河作戰的姿態。
洛陽距離鄴城,只有河內之隔。
只要漢軍有攻打河內的跡象,那麼司馬懿必然會採取行動。
畢竟鄴城是魏國國都,和“圍魏救趙”的道理相似。
無論如何,司馬懿都是需要救援的。哪怕河內的魏軍,足夠抵擋漢軍。
司馬懿也必須採取行動!
否則曹叡怎麼看他?
劉禪等的,就是司馬懿採取行動。
他窩在兗州,又怎麼會給劉禪機會。
只要司馬懿的部隊動彈起來,劉禪才能針對南陽,採取措施。
於是。
軍中匠人,晝夜不停地打造船隻,準備渡河。
魏國斥候,自然掌握這個重要的情報。
鄴城震恐!
漢軍掌控了洛陽,也就掌控了黃河上游。
透過大河,他們可以北上攻打河內、鄴城,亦或者順流直下,攻打兗州東郡等地。
這是重要的戰略要地!
秦、漢都是由西向東征討,逐漸一統。正是因為佔據了長安、洛陽後,選擇也就多了起來。
從洛陽地區出兵,可以攻打多個地區,但外邊的軍隊,卻很難攻打進來。
畢竟各種關口的防禦能力,都很不錯。
魏國,已經徹底陷入被動!
曹叡失去了大片的稅收領地,國力也在逐漸地衰退。
此消彼長之下,鄴城越來越危急。
他只好調動曹真的兵馬,走出幷州,防禦河內。
“大魏……怎麼突然就如此了?”
曹叡百思不得其解。
張郃已經戰死了,他沒辦法問責。
至於郭淮,仍然關押著。
曹叡很想殺人,但為了軍心,他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