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臣曹丕,遂奪神器;丕子睿繼世作慝,竊名亂制。”

“權生於東南,遭值期運, 承乾秉戎, 志在拯世,奉辭行罰, 舉足為民。”

天下震動。

這是孫權出的第一拳,打得曹叡腦袋瓜嗡嗡響。

而他與蜀中的盟約,則是第二拳。

“天降喪亂,皇綱失敘,逆臣乘釁,劫奪國柄。”

“始於董卓,終於曹操,窮兇極惡,以覆四海,至令九州幅裂,普天無統,民神痛怨,靡所戾止。”

“及操子丕,桀逆遺醜,薦作奸回,偷取天位,而叡麼麼,尋丕兇跡,阻兵盜土,未伏厥誅。”

……

“自今日漢、吳既盟之後,戮力一心,同討魏賊,救危恤患,分災共慶,好惡齊之,無或攜貳。”

“若有害漢,則吳伐之;若有害吳,則漢伐之。各守分土,無相侵犯。”

盟書送至蜀中,劉備自然響應。

訊息傳到鄴城,曹叡又一次氣炸了。

先前是流言,現在又是兵戈、盟約,蜀中、江東聯合起來對付魏國。

這是為什麼?

當然是覺得曹叡好欺負了!

曹操在的時候,不見有這種情況。等到了曹丕,孫權好歹還搖擺一下,知道當牆頭草。

暢想中文網

至於現在,孫權已經不裝了,一點也不掩飾。

就是要北伐魏土,往死裡欺負曹叡。

孫權北伐的決心,已經超過了漢室。

因為他看到了希望,捕捉到了希望。

曹叡恰恰是給了希望的那個人,他自然不甘心。

“孫仲謀!孫仲謀!”

曹叡呼吸急促,口中唸叨著孫權的名字,已經恨之入骨。

“不除此人,難消朕心頭之恨。”

曹叡決定向江淮地區增兵!

舉國之力,也要讓孫權吃不了兜著走。

他終於明白了,為何先皇會先攻打江東,迫使江東退兵。

因為孫權是真真正正的小人,他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至於盟約?

他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魏國的物資、援軍紛紛抵達許昌,再由許昌進行調配。

司馬懿忙得不可開交,他知道一場大戰,要降臨了。

此戰,關乎魏國的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