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賬!混賬!”

曹叡雷霆咆孝,怒不可遏。

他才剛剛登基,就遭遇了人生的第一場戰敗。

而這份羞辱,竟是孫權給他的。

這是曹叡無論如何,都想象不到的!

江東偏安一隅,一度被曹魏所忽視。

在北方看來,江東也就水師厲害, 其他一無是處。

倘若江東膽敢野戰,魏軍會給他們一個永生難忘的教訓。

魏國真正的大敵,應該在西蜀才對。

沒想到在曹叡登基的時候,孫權給了他一個響亮的耳光。

“無論如何,朕都要奪回壽春。”

曹叡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莊嚴地宣佈。

這是皇帝的意志所在!

“陛下, 現在處於國喪期間, 不宜用兵啊。”陳群躬身一禮,聲音有些顫抖。

“這句話, 你應該去對孫權、對劉備說。”

“倘若朕什麼都不做,如何對得起先皇?”

曹叡咬牙切齒,恨不得立即提兵討伐孫權。

眼看群臣還要再勸,曹叡不耐煩喝道:

“好了!”

“都別勸了,朕意已決。”

魏國緊鑼密鼓,積極備戰。

曹叡提拔司馬懿為太尉,出鎮許昌,總督宛城、江淮等地。

司馬懿無奈走馬上任。

在許昌任職的時候,他提拔了一名典農都尉,影響了未來的格局。

此人正是鄧艾。

鄧艾出身為南陽新野一帶的大族,後來曹操南下,掃蕩荊州,將南陽部分百姓, 遷徙到汝南作屯田民。

鄧艾有口吃,起初為放牛娃。

但他從小有大志向, 決心透過奮鬥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司馬懿很賞識他的才能,徵召他為太尉府的掾屬。

鄧艾初露鋒芒。

而孫權的討伐檄文, 也從江淮地區, 擴散出來。

“操之所行,其惟殺伐小為過差,及離間人骨肉,以為酷耳。”

“丕之於操,萬不及也。今叡之不如丕,猶丕不如操也。”

曹操殺人從不怕少,只怕殺得不夠多。

曹丕不如曹操,曹叡不如曹丕,一代不如一代。

“漢饗國二十有四世,歷年四百三十,行氣數終,祿胙運盡,普天弛絕,率土分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