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荊州隱秘,關羽的堅持(第2/5頁)
章節報錯
耕種,自給自足。
有什麼需要,再前往縣城購買。縣城沒有的話,他們也不會到處亂跑,成本太大了,他們損耗不起。
只有幾種人會前往各郡進行交流,商賈、遊學的學子等。
在這種情況下,將道路修得再寬敞,對於百姓來說,都是沒有意義的。
因為他們根本不出門。有這精力,他們會選擇修小橋,開荒種田。
後來,朝內還出現了一種奇葩的聲音,禁止修路。
把蜀中的路修寬敞了,這不是給敵軍行方便嗎?
蜀中為何能夠偏安一隅,不就是憑藉著得天獨厚的天然防禦?
劉禪對此只能“呵呵”了。
如果他們父子的追求是割據地方,當然會像劉焉一樣阻斷道路,斷了與中原的聯絡。
只可惜,劉備心懷大志,他要平定天下,結束亂世。
修路,成為了必要的交流方式,與外部進行溝通、商貿。
等到戰時,還可以透過順暢的道路運糧。
歷史上諸葛亮北伐缺糧,並非是蜀中沒有糧食了,而是運不出來。
傾盆大雨一下,蜀中的道路阻隔,根本無法運輸。
一條好的通道,將成為蜀中的命脈。
劉禪途徑各地,並沒有驚擾地方官吏。
但總有一些不知好歹的上來獻殷勤,劉禪沒有接受,也沒有訓斥,只是默默地趕路。
這些官吏尷尬地離開了。
終於,他們進入了荊州境內,等到了江陵,劉禪第一次入城。
糜威已經恭候多時了,他沒有通知其他官員,因為劉禪並不想應酬。
“參見太子殿下!”糜威拱手一拜。
他被劉禪安排至此後,一直兢兢業業,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沒有給糜氏丟臉。
互市的工作,一直都是他負責,除了長安地區的貿易點。
關中的貿易點,是劉禪特地讓出去的,總不可能什麼都掌控。這樣不僅累,對群臣也不尊重。
難道他們不能做好這一點小事?
“最近的貿易狀況如何?”劉禪關切道。
貿易,關乎朝廷的錢袋子。
下一次戰爭誰能獲得先機,優先看兵鋒之盛。但打到後面,比拼的就是國庫了。
曹魏有最多的人口,最廣袤的領地。漢室目前只割據兩州,情況比孫權好一點罷了。
“啟稟殿下,除了蜀錦的貿易量降低了,其他的商品都維持在原狀。”
“總體來看,貨物減少了一成左右,咱們的利潤減少了五六成。”
糜威忽然心痛起來,莫名有些難受。
北方的曹丕夠狠,直接罷了五銖錢,讓百姓以糧、布進行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