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咬文嚼字,劉禪絕對不如他。

但劉禪也不會任由他人欺壓,他淡然笑道:

“只談先賢典籍有什麼意思,不如說說自己對經學的總結。”

譙周心神一震,詫異地望向劉禪。

起初他為了照顧劉禪的顏面,只打算分析《論語》經典的句子,沒想到劉禪竟主動提高了難度。

“願聞其詳。”譙周拱手一拜。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

劉禪滔滔不絕,譙周的神色由凝重到震撼,只用了三息時間。

短短千言,竟囊括了仁,義,誠,敬,孝等儒家思想。

短小精悍、琅琅上口。

令譙周醍醐灌頂,自慚形愧。

“公子對經學的理解,已經超古越今,在下佩服。”

譙周深深一揖,對於學問他給予了絕對的尊重。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劉禪長吟道,徹底擊潰了譙周的輕視。

“好一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譙周大讚,又是深深一禮。

劉禪對於儒家典藏的理解,已經拔高到與譙周“平起平坐”的地位。

至少譙周是這麼認為的。

“既然公子深悉儒家典藏,為何不能仁善地對待南蠻?”譙周話鋒一轉,開始發難。

“漢軍何曾虐待南蠻?”劉禪震驚道。

“難道不是嗎?公子使之為勞役……”

“且慢,服勞役就不是仁善?”劉禪反問道。

譙周一下子愣住了,他根本不敢應答。

古往今來,哪個統治者不徵召勞役,這是一個坑,譙周警惕地沒有往裡面跳。

“只要是吃糧的,人生在世,總要找事情做,百姓耕種,士子讀書。憑什麼這勞役漢人服得,南蠻服不得?難道先生以為,南蠻血脈比我漢人高貴?”

劉禪沒有和譙周客氣,直接將問題擺出來,當面講清楚。

譙周憋了半天,最終道:“如此容易激怒南蠻,惹得他們反覆叛亂。”

“非也,真正的叛亂者,只有少數。他們之所以敢反叛,是漢室不夠強盛。漢室為何不夠強盛?是讀書人沒有盡到為國出力的責任啊!”

“禪對戰爭深惡痛絕,為了儘快結束戰爭。禪在此請先生出使烏戈國,感化南蠻,化干戈為玉帛,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劉禪誠摯地邀請,譙周卻呆在原地,怔怔失神。

他在營地裡只待了一天,便灰溜溜地走了。

“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