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蒙正在心裡小心翼翼的組織語言,皇后娘娘卻說道:“算了,你不想說,本宮也不逼你,你既已有心儀的女子,那就要好好對待,待你大婚之日,本宮送你一份大禮,也算是回報你今日這份禮物了。”

甄蒙心底一鬆,暗道僥倖。

又陪著皇后娘娘聊了點有的沒的,便找了個機會告辭離宮了。

甄蒙告辭離開後,皇后娘娘盯著他的背影看了好久,眼中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自言自語道:“聰明,識大體,知進退,詩才過人卻多年來名聲不顯,是真無心虛名還是蓄意藏拙?本宮越來越好奇了。”

甄大公子自然不知道皇后娘娘已經開始對他產生了好奇,如果他知道,定會驚出一身冷汗。

都說伴君如伴虎,與這位素有賢名的皇后娘娘相處,也絲毫不輕鬆,甄蒙全程腦子都在高速轉動,思考每一句話說出口後可能引發的數種變化,以及每一種變化自己的應對話術。

跟在小太監走在出宮路上的甄大公子,感覺自己大腦過載嚴重,頭皮甚至都有些發燙。

不行,需要去教坊司冷靜一下。

隨著天氣逐漸炎熱,雨季提前來臨,甄德邦這些日子越來越忙。

除了日常的三部事務需要審閱批示,今年的治水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早在甄蒙向他提出束水攻沙和寬河滯沙的方案後,他便開始籌備相關的工作部署排程,如今這項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

甄德邦回家的時間和次數越來越少,這兩天都住在工部衙門辦公,甚至拉著工部尚書和侍郎跑到黃河邊上的施工現場,大有常駐此地的架勢,經已年近六旬,滿頭白髮的工部尚書苦苦相勸才作罷,但仍然堅持每天巡查河堤,瞭解施工進度。

今年降雨量較往年有明顯增大,汛期極有可能提前到來,按照欽天監的預測,此次汛期的規模之大,歷年罕見。

這兩天京城一直在下雨,雨勢很大,日夜不斷的下了好幾天,城內一些地勢低窪的地方已經開始積水了。

大武朝的城市規劃還是很有一套的,縱橫交錯的排水系統即便以甄蒙的眼光來看,也不能稱之為落後。

即便如此,這座宏偉的城池也逐漸出現了內澇的趨勢。

甄蒙站在屋簷下,憂心忡忡的看著院中池塘內的荷葉,被密集的雨點打的噼啪作響。

甄德邦已經三天沒回家了。

按道理來說,雨勢即便再大,也遠遠達不到將黃河水位線提高到越過警戒線的程度,而且自己提出的措施早在兩個月前便已經開始實施,父親與手下的官員也都是配合多年,斷不會出現陽奉陰違的情況,他實在找不到自己憂慮的原因。

可內心就是有這麼一股揮之不去的焦躁與憂慮。

他想了想,舉起一把傘便向儲秀所在的小院走去。

儲秀此時正端坐在書房,手裡拿著一本佛家經文手抄本,但盯著書頁的雙眼卻沒有焦距,明顯心思並不在手中書本上。

甄蒙推門進來,驚醒了正在發呆的儲秀。

“蒙兒,這麼大的雨,你怎麼過來了,快讓我看看淋溼了沒!”

儲秀放下書,起身迎上。

甄蒙少見的沒有嬉皮笑臉,他正色問道:“娘,爹那邊怎麼樣了?”

儲秀知道兒子問的是什麼,她在心底暗歎一聲,說道:“你爹從昨天開始到現在一直在堤壩上,他擔心這場雨再下下去,堤壩會支撐不住。往年汛期到七月才開始,如果今年當真提前一個月,朝廷還沒有做好準備,那些城外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