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文無第一(第2/2頁)
章節報錯
回手,關上了門。
見姐姐走開,周秉昆碰了碰身邊的周秉義,“哥,我姐怎麼了?不就是一首詩麼,怎麼一下心事重重了?”
“估計是大家錯把她的詩當成了馮化成寫的,心裡不高興了。”周秉義也想不出來究竟為了什麼,便隨口答道。
“我姐現在是越來越奇怪了,一首詩也能成這樣,至於麼?再說陸哥和娟子姐都在,當著客人面這樣甩臉子,多不好。”
“秉昆,我們不介意。”陸天介面道。
“不介意就好,陸天哥,你還是給我講金庸小說吧。我覺得金庸的小說可比什麼詩歌有趣的多。”
“秉昆,金庸小說可不是一句兩句能說清楚的,這樣吧,我看能不能透過什麼渠道,從香港那邊搞到幾本,送給你。”
聽到陸天說要搞到幾本武俠小說,周秉昆眼睛一亮,
“陸哥,那就太好了。我現在跟著師傅學快板和評書,總覺得段子都太老,要是能借鑑一下金庸的武俠小說,一定能寫出新段子來。”
“秉昆,那邊的書,現在都是禁書,偷偷看看就行,要是編成段子,就出事了。”陸天低聲道。
周秉昆聽了,點了點頭,“陸哥,你說的對,看來我想的路暫時走不通。”
“秉昆,我覺得評書和快板的創作,更多的應該源自於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有歷史背景,故事又喜聞樂見的段子,才能受到聽眾歡迎。比如《三國演義》、《楊家將》、《岳飛傳》這些。”
陸天見周秉昆對曲藝很感興趣,便把自己所知,八十年代,火爆全中國的一些評書,講給周秉昆聽。
在陸天看來,自己和鄭娟在一起,某種意義上來說,對周秉昆有些不為人知的虧欠。
儘管這種虧欠,只有他自己心裡清楚。
故而,在他能做到的前提下,盡其所能,希望周秉昆將來過的更好,路走的更順。
聽了陸天的話,周秉昆點了點頭,“陸哥,還是你說的對。曲藝來源於民間藝術,植根於中華文化,那評書也要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素材才對。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受教了。”
“秉昆,找到自己喜歡的事,覺得對,就去做。你哥你姐還是你冬梅姐能力所能及都能去幫你。
真的有一天,環境不這緊張了,讓你姐給你寫本子,你去說不是很好?”
周秉義拍了拍弟弟的肩膀。
“哥,你說的對,以後,我就按你說的去做。”周秉昆一臉憨笑道。
這個晚上,陸天和鄭娟呆到很晚才走。
一番交心之後,陸天深深感受到,周家人的可貴。
他越來越覺得,自己要為這個家做些什麼,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事。
……
回到家中,鄭娟燒上水後,便坐在陸天身邊,柔聲道:“天哥,你這一路上都沒有說話,是不是有什麼心事?”
陸天拉過鄭娟的手,“娟子,也沒什麼心事。就是覺得,周家人都不錯,以後可以多走動些。”
“嗯,我覺得也是。天哥,你沒心事,我現在有難心事了。”
鄭娟擺弄起手指,低下了頭。
“娟子,有什麼為難的事麼?”陸天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