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鄭娟道:“天哥,你做一首吧,我也想聽聽。”

有了鄭娟的話,陸天的心,便不再糾結。

詩,一定要做了。轉頭對周蓉道:“周蓉,你給我拿紙筆吧。”

“好!”周蓉甜甜一笑,下了地。

不一會兒的功夫,一支鋼筆和一沓信紙擺放在了炕桌上。

陸天拔下筆帽,思量片刻後,在信紙上沙沙寫道:

“《煙花易冷》

聽青春、迎來笑聲、羨煞許多人

那史冊、溫柔不肯、下筆都太狠

煙花易冷、人事易分

而你在問、我是否還認真

千年後、累世情深、還有誰在等

而青史、豈能不真、魏書洛陽城

如你在跟、前世過門

跟著紅塵、跟隨我浪跡一生

雨紛紛、舊故里草木深

我聽聞、你始終一個人……”

周蓉拿紙筆的功夫,陸天的大腦飛快的旋轉著。努力回憶重生前,自己唱過的有關煙花的歌曲。

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方文山的歌詞更能蒙人,並且與自己之前寫的《菊花臺》中國風的風格一致,不容易被挑出毛病。

接過筆後,陸天疾筆寫下了這首《煙花易冷》。

周蓉仔細看過之後,信紙又在幾個人手中不停傳遞起來。幾人都看完後,周秉昆先開了口,“陸哥,你這首詩,我怎麼沒看懂呢?”

“是啊陸天,這首詩遣詞造句的確一流,可我也沒有讀懂。”郝冬梅介面道。

信紙本又傳回到了周蓉手中,“陸天,你能不能說說,你這首詩講的是什麼?我也沒看懂。”

周蓉似乎急著找到答案,一雙清澈的大眼睛,目不轉睛盯著陸天。

見大家都有疑惑,陸天多少有些後悔,怎麼選了這麼一首如此晦澀的歌詞,讓人聽都聽不懂。

只好解釋道:

“哦,是這樣,這首詩是我根據一個傳說改編的。

傳說,洛陽城中一名皇家將領因緣邂逅女子,倆人一見鍾情並且私定終身,此時將領卻被朝廷徵調至邊境征戰,在連年的兵荒馬亂中,帝都洛陽已淪為廢墟,殘破不堪。

最後女子苦守將領不遇後,落髮為尼,待將領歷經風霜歸來尋至女子所出家的古寺,她卻早已過世。人們告訴將軍,這裡一直有一個女子在等他。

算是一首悽美的情詩。”

“怪不得讀不懂呢,原來是這樣。

要我說,這一次馮化成的詩勝出一籌,陸哥的詩稍遜,畢竟馮化成的詩能讀懂。”

又是周秉昆先開了口。

“秉昆,你別一口一個馮化成的。”周蓉衝著周秉昆呵斥道。

“周蓉,秉昆這次說馮化成的詩強,你怎麼也不高興了?我覺得這一次,的確是馮化成的詩好一些。”周秉義道。

“哥……剛才,剛才我讀的那首詩,是我做的,不是馮化成的作品。

你們左一言右一語的,像是我的詩比馮化成強似的。人家可是知名的大詩人,我頂多算是個文學愛好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