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藉口、星空指令集、淺談合作(第2/4頁)
章節報錯
溫良簡單總結道:“因為蘋果這個我們自己選的對手,所以我們不可避免的會有對核心晶片的先進製程追求,而這種追求會倒逼相關工藝進化,對吧。”
秦正眼皮子猛地跳了下,但還是老實點頭。
他說了這麼多,核心意思就是這個。
有一點秦正看得很到位,星海1的確只是一定程度上領先了已經發布的iPhone5,並不是領先了蘋果的iPhone系列。
擠牙膏這種事情,在現在這個時代是每個廠商的拿手好戲。
博浪也這樣。
比如:指紋識別是現在不能上產品嗎?不是,是為了擠牙膏。
花了大量精力搞定的‘抬起喚醒’演算法是沒有需要嗎?不是,是為了儲備。
總之,在這樣的競爭態勢下,博浪終端不僅不能停下,還要進行更多的技術儲備。
臺積電的整體解決方案現在確實不算最頂尖的。
不然你猜為什麼星海1的處理晶片用了28nm製程,CPU和GPU還要都做4核心?
iPhone5上那塊A6晶片可只是雙核的CPU、三核的GPU,用的還只是32nm製程。
李澤左右看看,直接提出看法:“穩定的高精尖工藝製程不需要我們自己去投入研究,用現有解決方案搞個晶圓廠就行吧。”
“可靠兩個字你吃了吧。”秦正講了個冷笑話。
見狀,溫良不慌不忙的說:“澤總,資金問題不用操心,這個事情其實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借……切入口。”
“晶圓廠是肯定要建的,也是肯定要全盤投入研究的。”
略頓,溫良語氣和緩的解釋:“我是個沒有安全感的人,畢竟我的一切底氣都來源於我在國內各個領域的人脈、靠山、資源,這些東西在海外不太管用,所以我信不過所謂的全球供應鏈。”
“這是其一,其二,我一貫堅持觀點是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半導體行業技術算得上基礎科學領域,我不覺得國內自己掌握有壞處。”
“其三,這有利於國內產業鏈遍地開花,最後方便的還是我們,因為我們在下游方面做得還不賴,起碼手機供應鏈有的。”
“其四,我覺得博浪現在還算值錢,所以總感覺會有刁民要害我,比如推特上那個狗幾把玩意realDT,天天在那叫囂,我擔心這玩意哪天說含有尼瑪的阿美技術不讓用啊。”
最後這個原因,讓李澤他們幾個知情人士不由會心一笑。
他們自打知道溫良在海外網路上的ID後,可沒少偷偷看realGM花式弄realDT,DT可能年紀有點大了,有時候一個不小心就被弄得跳腳。
不過李澤想了又想,還是說:“我們是不是也可以透過海外投資併購來搞定。”
“基礎科學行業是技術資料的事情嗎?”溫良斥道,“是人才,是需要一代一代培養出人才,推動技術向下演進!!”
收購這麼簡單的事情,溫良能不知道?
那有個錘子用啊。
哪怕收購的時候把公司工程師打包來中國,不討論人家樂不樂意的前提下,也只是一時一角,無根之水。
公司化的工程師是不會去培養下一代人才的。
人才的培養有且只有一種方法,高校產出!
以現在的培養體系,以中國的人口規模,一代其實只是一年,不是二三十年。
就如那句俏皮話一樣:不會有姑娘永遠18歲,可永遠有18歲的姑娘。
這才是博浪在基礎科學方向始終堅持商業隔離,放在高校的緣故。
比如秦正和張鬱林,他倆在華工實驗室研究實驗級產品難道不需要別人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