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確實還稀爛,真正意義上不卡好用的版本是安卓4.4,而安卓4.4釋出於2013年11月。

據溫良前世看到的一些訊息,雷軍談論說小米最早選擇做安卓ui,是出於作業系統很複雜,於是找一套開源系統, 在開源系統的基礎上幹。

事實上, 開發一款能用的作業系統確實複雜, 但最複雜的是如何建設生態。

換句話說,可以認為雷軍初創小米同樣因為基於商業化可行性考慮,所以選擇了又開源又有生態的安卓進行二次開發搞miui。

菊廠的手機業務和小米做手機, 基本代表了國產手機的兩個方向。

不同點在:

&n授權做出來的麒麟系列晶片很不錯;

又因為不友好的大環境基於aosp(安卓開源專案深度開發了鴻蒙系統;

只是, 在2022年的時間點仍沒能形成相對完善的商業生態, 而那距離2012年過去了十年。

至於小米, 廣泛認為忘了初心。

相同點在:

2012年乃至更早一些,兩家公司出於商業化可行性考慮, 都部分或者全部放棄了更燒錢更難落地的自主自研道路。

然而!

從2022年的時間往回看,以菊廠為例,他們現在以及更早放棄的選擇, 終究還是需要花更大的代價去補上。

所以, 溫良有智慧手機專案的規劃後, 便十分堅定自主自研這條路。

反正無論怎樣的發展, 我國崛起必然會迎來西方的全面制裁,總歸要在基礎研究領域補課, 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東西才是真的屬於自己的。

爹有娘有都不如自己有。

而且,博浪的網際網路業務逐漸發展成型,營收越來越多, 把錢燒哪裡不是燒!

做點有意思的事情,不酷嗎?

…………

回到公司, 溫良開始著手起草《智慧遊戲手機業務規劃綱要草案》。

根據網上公開資料,配合相關想法梳理著內容, 溫良心中念頭閃動:“看來,燒錢對博浪來說是相對的。”

“像晶片設計這個部分, 常規情況下的人工成本節約了不少。”

溫良留意到公開資料裡晶片設計上的門道。

常規情況下,最小規模的前端設計需要系統級、微架構級、效能級一共3個架構師,需要5個邏輯晶片設計工程師,最低最低配5個設計驗證工程師,正常是1設計配2驗證;

後端工作還需要:可測性設計工程師、物理實現工程師等。

甚至還需要有:編譯器軟體工程師、晶片演算法工程師。

雖然編譯器軟體工程師和晶片演算法工程師以現在的環境還不需要,雖然後端工作可以外包給晶片設計服務公司;

但光是最小規模的前端設計工程師的13人團隊,在2012年一年人工成本大概是:150×3+50×5+60×5=1000萬。

溫良默算半秒, 眨了眨眼睛:“把基礎放在學校,變相省了一千萬一年?”

“小秦牛啊,居然能跟曹院士他們一拍即合,我找找……哦豁, 實驗室前端設計的人員配備是9+20+40?”

“這這這這……實際人工成本一年4750萬?還沒另算曹院士這種級別的市場成本?”

“而且,後端工作所需的工程師也能在華工或者友校找到?”

“牛!”

嘀嘀咕咕的,溫良感嘆起來:“我們這學生身份實在是太香了啊!”

別的不說,起碼在2012年,因為這項安排就給博浪相應節約了4750萬的人工成本支出。

很快溫良就有了計較:“白嫖無法持久,6月底得做點安排。”

總之,按照這種形式,對博浪來說設計流片出一款晶片,真正需要燒錢的部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