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又酷又有意思的燒錢(第1/3頁)
章節報錯
午後,雨勢又起。
溫良開著法拉利行駛在路上,引擎的轟鳴聲漸漸被雨聲蓋住。
李澤他們幾個也驅車離開了學校。
雖然陳嘉欣早早在行政部下掛了個司機班,但今天這種場合,李澤他們還是自己開車。
本來溫良只是想在飯後聽張鬱林吹噓一波。
沒想到一口氣聊了這麼多。
那些看起來需要大量時間的事情已經開始進入了正軌。
秦正給了時間點,預計3個月後從riscv到自研,跟riscv從零到初步成型的時間差不多,再之後大概需要一年到一年半左右的時間才能出成品。
張鬱林也給了大概時間點,預計從lfs專案這個1到2只需要兩個月,再從2到0到1到2總計需要的時間大概是半年左右。
因為現在從1到2這兩個月的研究不會浪費,能用於之後的新系統核心如何嵌入手機端。
也就是說最早年底可以正式落地第一版完全自主的商業化手機系統。
法拉利慢悠悠行駛在雨中,雨刷器自動颳著車前窗,聽著拍打在車體的雨聲,溫良心情相當舒暢:“真的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時代了!”
“也真的沒有比把基礎研究放到一所高校更好的選擇了!”
“老張跟小秦也真給力!”
“有了切入點,慢慢掙扎,不急不急。”
“……”
溫良自言自語了一小會。
心情愈發愉悅。
雖然現在的進展真正要落地,需要相當多具體的細節規劃與完善,但總算是看到了一點希望。
張鬱林和秦正都沒讓溫良失望。
而且現在重複造輪子,不僅站在了巨人肩膀上,還站在了時代浪頭上。
早在元旦當天,溫良規劃的公司新業務綜合起來其實就是智慧手機。
從消費電子這個層面進一步介入移動網際網路,上桌吃肉的同時,在這個很容易被使用者感知的領域作出貢獻。
以溫良前世的經歷來說,也的確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時代了。
先說溫良交給秦正去參與的高階晶片設計方向。
在2010年甚至更早之前,菊廠也有過自研的想法,只是海思k3平臺發展成了現在還沒出來的k3v2,而k3v2基於arm授權。
k3v2的後續麒麟系列同樣如此。
在預感到國內智慧手機市場風起雲湧,菊廠出於商業層面的考慮,放棄類似蘋果的自主生態研發道路,是很正常的選擇。
還是那句老生常談的話,任何一家發展起來的公司都無法避免要考慮商業化可行性。
這也是溫良一定要將這些基礎研究專案放到學校實驗室研究的原因,就是從研究上先隔離商業化可行性考量。
後續如何落地商業化,溫良是有能力去佈局鋪開攤子的。
菊廠現在的選擇是因為無法看到未來的具體發展。
站在溫良的角度,2012年仍然是個能用非常小的代價,去做自主可控晶片並完成商業化生態的時間點。
因為4g標準剛出,4g牌照還沒來。
國內智慧手機市場需求真正爆炸始於2015年,4g大面積商業化。
再說交給張鬱林去參與的手機系統研發方向。
2012年這個時代很有意思。
ios閉源不說。
微軟、諾基亞仍在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