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歐羅巴使團(2)(第2/2頁)
章節報錯
之所以這般做,也是現實所迫。
崇禎皇帝要做的事情太多,作為大明的天子,其眼界不能只侷限於某一領域,必須要站在更高的層面,基於全域性考慮的角度,去統籌和調動各個領域,以此來確保大明是在變得,而非故步自封的。
舊有的秩序想要打破,這是需要時間去沉澱的,什麼事情都想急於求成,那最終的結果就是什麼都做不成。
乾清宮的召見還在繼續。
然崇禎皇帝召見歐羅巴使團一事,卻在外朝傳開了。
彼時的文華殿。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新上任的內閣大臣劉鴻訓,眉頭微皺道:“歐羅巴各國譴派使團,來我大明京畿所在,目的肯定不是純粹的。
陛下不該輕易的叫這些西夷人,來到我大明腹心所在,倘若這些西夷,一個個都懷揣著異心的話,這對我大明而言並非好事。”
“的確。”
黃立極微微點頭道:“現在國朝這邊,遇到的事情這般多,諸如遼東區域,建虜掀起的戰爭,還在持續的進行中。
何況在江南諸省地帶,開始肆虐的倭亂,短期內是無法平定的,如果說這些情況,要讓歐羅巴各國知曉,只怕他們的態度會有很大改變。”
受眼界限制的影響,別看劉鴻訓、黃立極他們,再度得到崇禎皇帝的重用,且肩負著較重的職責,但是在某些方面的思想,還是比較頑固的。
比如對待大明之外的地域,這和主流思想是一樣的。
維新變法的本質,可不單單是政治層面的謀改,更是意識形態領域的謀改,表象的舊秩序、舊觀念好改,可內在的舊秩序、舊觀念難改啊。
縱使是崇禎皇帝特設的內務府,其實也存在著一批群體,對一些舊觀念是堅定的支持者,可是對待這一現象,崇禎皇帝能怎麼辦?
難道就一棒子打死?
這要不得。
求同存異嘛,要給予這些群體時間和耐心,叫他們見到更多的東西,叫他們能接受新穎的思想。
簡單粗暴的處置或罷黜,這不是解決問題的表現,這是在破壞大明的維新變法,畢竟能自詡上國天朝,那的確是有資本才這樣說的,只是發展的規律性,可不是停滯不前的,是逐步的向前的,一旦錯了一步,就會步步錯。
“好啦,諸君就不必思慮這些了。”
內閣首輔徐光啟,出言說道:“還是處理政務吧,戶部所定的鹽政整頓,在北直隸的進展不錯,不過在山東那邊,卻存在著一些問題,內閣還是要擬個章程,呈遞到御前叫陛下定奪的。”
溫體仁、劉鴻訓、黃立極他們聞言,也就沒再多說其他,現在內閣這邊啊,整體被徐光啟掌舵的還是不錯的,至少不像韓爌就任內閣首輔期間,遇到問題,首先想到的不是怎樣解決,而是盤算著怎樣避風險,當然內閣表面的安穩,並不代表著私下不存在暗湧,畢竟思想這東西,無時無刻都是會碰撞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