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都在變,獨大明不變?!(第1/2頁)
章節報錯
意識形態領域的改變和進取,從來都不是說說那般簡單的,作為唯一沒有傳承斷代的文明,儒家思想對歷朝歷代的影響是很大的。
特別是禮教這一層面,不是崇禎皇帝說幾句話,做幾件事,就能夠輕易撬動的。
想改變思想這一層面,需要做的事情其實很多。
世界那般大,我想去看看。
這句話放在後世沒有什麼,可是放在大明就顯得有些異類了。
大明之外的地域,有什麼好看的?
不就是一些未開化的蠻荒之地嗎?
上朝天國這四個字,可不是嘴上說說那般簡單。
別看崇禎朝時期的大明,面臨的挑戰和隱患很多,就算是矛盾也不少,可依舊是一箇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封建王朝。
在該時代的綜合國力是位列翹楚的。
同一時期下的歐羅巴各國,還在進行沾滿血腥的原始積累,緩慢且堅定的開荒非洲、美洲等地。
至於說毗鄰大明的南洋諸國、天竺等地,不管是內部,亦或是外部,都存在著很多問題和威脅。
處在這等特殊時期的大變革下,崇禎皇帝就在想一件事情。
如果改變過去大明對外的態度和政策,叫大明趕上大航海的末班車,依託大明所處的有理位置,積極的,有針對性的,逐步的對外開放,對外擴張,那究竟會給大明帶來什麼?
新生?
利益?
碰撞?
被打?
或許都有可能吧,但是想的再多,都沒有去做來的實際。
既然歐羅巴各國的海上力量,是由一群海盜支撐起來的,那麼大明難道就不能這般做嗎?
】
鄭家。
顏家。
這些大明本土的海盜勢力,披著大明的官皮,給以他們相應的實權和紅利,先幫著大明支撐起對外海上防線。
與此同時,穩健的發展大明海上勢力。
等到這些所謂的海盜勢力,一個個都開始不滿足時,想索要更多的時候,再去透過較大規模的海戰,解決掉這些海盜勢力,這不僅是大明海軍的磨刀石,更是大明海軍揚威之肇始。
如此再去介入到南洋這一領域內,逐步跟歐羅巴各國掰腕子,崇禎皇帝不覺得發展起來的大明海軍,坐擁相對較近的補給線,繁榮的造船業,會幹不掉漂洋過海的歐羅巴各國海上力量。
畢竟這一時期的海軍發展,還都處在初期的摸索階段,就算海戰打不過他們,可轉到消耗戰、相持戰之下,還幹不過這幫歐羅巴各國海上勢力?
當然這不過是最壞的打算罷了。
崇禎皇帝的心裡並不認為,實現維新變法初期階段的大明,初步具備原始工業化謀改程序,依託著有利的地理位置,在邊緣地域的爭鬥,會鬥不過一幫漂洋過海的歐羅巴各國海上力量。
文華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