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遼左之戰(5)(第1/2頁)
章節報錯
遼左,武靖營。
“陛下!您不能再領軍前行了。”
孫承宗情緒激動,跪在地上,抬手作揖道:“當前遼左的戰局,遠比預想的要複雜,李自成所領遼東義軍,捨棄掉蒲河、撫順等地,退守至沉陽一帶,奴酋黃臺吉率領建虜八旗雲聚遼左前線。
這與軍機處戰前洞悉之戰局,存在著較大偏差。
在陛下領軍親征之際,兩軍在遼左前線爆發數場戰事,錯非有曹文詔所領神機營,扼守在渾河前線,黃得功所領鎮遼軍,進駐至奉集堡一帶,恐建虜就會繞開遼左前線,對……”
“卿家先起來。”
崇禎皇帝彎腰攙起孫承宗,神情自若道:“卿家擔憂什麼,朕清楚,不過有些事情,不能只看眼下的戰況。
駐守定遼一帶的平虜軍,是否已趕至太子河東線?
朱聿鍵所領唐王軍,是否尊奉旨意,乘船趕至寬甸諸堡?
與奴酋黃臺吉的一戰,遼左前線的戰局固然重要,不過想一戰重建立虜,那如何繞行直搗黃龍,才是關鍵所在!”
與建虜展開一場大規模戰爭,這是崇禎皇帝想了很久的事情,被建虜打斷的嵴梁,想要讓它重新長出來,就必須堂堂正正的戰場上贏建虜一場。
否則就算傾注再多心血,列裝再多裝備,心理上的溝壑填補不全,那大明軍隊就永遠不會成為強軍。
“朕這一仗,不僅要重建立虜,還要收復遼左全境。”
崇禎皇帝眼神堅毅,擲地有聲道:“透過這一戰,朕要讓遼東一帶的蒙古各部,朝鮮王室,都清楚明軍的強悍!
唯有這樣。
只有這樣。
今後大明在遼河套、遼東、朝鮮等處的境遇,才能佔據著絕對主動,如此今後想要支配這些地域,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
崇禎皇帝之所以要御駕親征,哪怕遭遇的反對聲很多,也一定要乾綱獨斷的明確。
核心就是獲取政治主動權。
畢竟想掠奪遼河套、朝鮮等地的財富,逐步反哺大明,確保維新變法能交替向前推行,就必須要讓周遭勢力感到恐懼。
“陛下,這是否太冒進了。”
孫承宗猶豫再三,再度作揖道:“就算陛下想要吸引建虜,為平虜軍、唐王軍繞行閃擊建虜核心,掌握相應的主動……”
“卿家多慮了。”
崇禎皇帝擺手打斷道:“摒除李自成所領遼東義軍,時下圍繞在遼左前線,我大明出動的軍隊,規模已突破10萬眾。
渾河沿線,奉集堡一帶,牢牢掌握在國朝手裡。
那麼就算是奴酋黃臺吉孤注一擲,也要掂量一下,他這般冒進進攻,是否會導致撫順、蒲河等地,被我國朝出動的精銳奪取。
倘若真是那樣的話,被包了餃子的建虜八旗,想要在遼左戰場上掌握主動,就是件痴心妄想的事情。”
孫承宗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