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帥,您要三思啊,蒲河沿線、撫順一帶所構防線,不能就這般捨棄掉啊。”楊方興面露憂色,看向態度堅決的李自成,出言規勸道。

“這些地方皆是我軍苦心經營之地,是拱衛沉陽的外圍屏障,倘若就這般的棄守,那沉陽就無險可守了。

是,崇禎是要御駕親征。

可當前遼左的局勢,明軍的主力精銳,並沒有太過頻繁的調動,他們何時趕赴遼左前線戰場,這是誰都不清楚的事情……”

“夠了,此事不必再說了。”

李自成擺手打斷道:“建虜在懿路所、三岔兒堡、撫順關等處,集結十餘萬大軍,甚至更多。

可至今卻沒有發動一次攻勢,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

黃臺吉這個傢伙,肯定是沒有憋什麼好屁,想算計本帥,那索性就不陪建虜玩,本帥就是要破釜沉舟。

與其將兵力分散各處,中了建虜的圈套,索性分批撤到沉陽一線,好在我軍主力已構建穩固防線。

就算建虜真想發動勐攻,奪取我軍所守沉陽城,那也要先看他們是否有好牙口,至於說崇禎何時來,明軍何時至,那就看明廷的了。”

殿內站著的一些文武,聽聞自家大帥所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流露出各異的神情。

遼左前線的局勢,變得是愈發撲朔迷離,這使得很多人都看不透,之後的局勢究竟會怎樣演變。

從知曉崇禎皇帝要御駕親征後,以楊方興為首的義軍文武,就驚人的發現,圍繞遼左一線這片區域,將隨著前線戰局的演變,聚集起數十萬各方大軍。

這是先前從沒有過的。

縱使是在萬曆朝後期,明廷集結麾下精銳之師,欲要鎮壓猖獗的建虜,那雙方參與的軍隊規模,也不過在20萬徘迴,甚至要更少一些。

可是現在卻完全變了。

這一戰打下來,不管是誰取得最終勝利,他們遼東義軍的定數,都將會退出僅有的遼左之地。

這使得一些人的想法,就一直很是活躍。

李自成堅決的態度,讓前來規勸的眾人,也無法改變什麼,遂退出了殿內。

“大帥,這是楊相他們在暗中做的事情。”裴雄虎神情嚴肅,掏出一份密信,遞到李自成的面前。

“人啊,總是這樣。”

李自成接過密信,神情有些感慨,“不管本帥對他們多好,都捂不熱他們的心,覺得義軍在遼地沒活路了,就開始做些別的事情。

和明軍有所聯絡,本帥還能理解。

但是跟建虜聯絡,本帥不能理解。

查明的這些人之中,有多少和建虜暗中聯絡的?楊方興這個傢伙,有沒有跟建虜有所聯絡?”

“楊相沒有和建虜聯絡,不過卻和明軍保持著聯絡。”

裴雄虎眉頭緊皺道:“我軍的一些重要部署,都被楊相一一傳遞到明軍那邊,和建虜暗中聯絡的,有不少。

其中在我軍主力之中,就存在部分這等牆頭草,現在……”